三峽集團也要涼了嗎?存在重大風險落實不到位等風險
8月7日消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峽集團)收到中央第七巡視組的反饋巡視情況。反饋情況顯示,三峽集團存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責任落實不夠到位、推動向縱深發展不夠有力、一些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等問題。
2019年3月至6月,中央第七巡視組對三峽集團黨組進行了常規巡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方網站發布的內容顯示,巡視組發現三峽集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對此,巡視組提出了六點整改意見建議,包括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日常監督,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等。
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針對上述巡視反饋,集團黨組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嚴肅對待、堅決整改,做到全面徹底整改,確保高質量完成巡視整改。
三峽集團官方網站顯示,三峽集團全面負責三峽工程的建設與運營。歷時20多年艱苦奮斗,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建設任務于2009年如期完成。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志。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范,是中國人民富于智慧和創造性的典范,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范。目前,三峽工程已經連續8年實現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防洪、航運、發電、補水等巨大綜合效益顯著發揮,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對保障流域防洪安全、航運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以及我國能源安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自2003年蓄水運行以來,三峽水庫已經累計實施攔洪運用44次,兩次攔蓄超過70000m3/s的特大洪峰,為長江中下游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堅強的安全屏障。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歷年累計達到11億噸,其中已有5年年過閘貨運量突破1億噸,是2003年三峽蓄水前該河段年最高貨運量1800萬噸的6倍,極大地促進了沿江航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三峽電站歷年發電累計超過1.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原煤消耗約5.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1.8億噸、減排二氧化硫1180多萬噸,其中2014年發電988億千瓦時,刷新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截至2017年汛前,三峽水庫在枯水期(12月~次年4月)累計為下游補水2205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長江中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緊張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