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疫苗市場終盼來解封 對疫苗產業扶持雪中送炭
2015年中國市場上生物藥物的銷售額為1095億元,疫苗產品占近五分之一視覺中國圖
經歷將近一年的“寒霜期”后,中國百億疫苗市場終于盼來解封。
2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從完善機制、促進研發、加強管理、強化監督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無論是從研發還是銷售環節,這一《意見》的提出都會對國內的疫苗企業帶來實質性利好,包括智飛生物(300122.SZ)、沃森生物(300142.SZ)、華蘭生物(002007.SZ)在內的疫苗類上市公司都借此當日股價獲得不同程度漲幅。
分段接力配送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健康產業藍皮書(2016版)》相關信息顯示,2015年中國市場上生物藥物的銷售額為1095億元,占國內醫藥市場總量的8.2%左右,疫苗產品占近五分之一。其中,二類苗的銷售量盡管遠小于一類苗,但銷售額在總量上卻遠超一類苗。
“在去年的疫苗新政對二類苗的銷售、冷鏈運輸環節作了重大調整后,不少企業的銷售成本變相提高了30%以上,再加之疫苗接種者受‘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件’影響,銷售量銳減,多數疫苗企業去年的日子并不好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疫苗企業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看來,這次政策的出臺可以說是給此前企業對于疫苗新政的不適應開出了“解藥”,中國的疫苗市場有望再度激活。
對于疫苗企業來說,本次《意見》提出了兩大“亮點”:其一,提出逐步推動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并且鼓勵通過商業保險等形式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受種者予以補償。
“納入國家采購計劃后,對于企業而言等于大幅度降低了銷售成本。”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盡管一類苗的利潤率相比二類苗仍比較低,但由于國家采購,不僅節約了銷售成本,銷售量上也能得到保證。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發生產的國產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為例,作為納入國家免疫計劃的一類疫苗,該疫苗近幾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年缺口高達500萬針劑,在經濟效益和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去年8月,醫科院生物所宣布拓建同款疫苗的二期工程,計劃將產能從年800萬劑提升至6000萬劑。
其次,針對此前受挫最嚴重的疫苗運輸環節,本次《意見》指出未來疫苗生產企業可采取“干線運輸+區域倉儲+區域配送”的分段接力方式配送疫苗,干線運輸可委托專業冷鏈運輸企業,區域倉儲和區域配送可委托具備冷鏈儲運條件的配送企業。
“按照此前修改的政策疫苗生產企業只能將二類疫苗銷售給縣級疾控機構,但由于各區縣疾控中心的冷庫容量小,企業配送的多了疾控中心沒法保存,運輸次數的增加激增了運營成本。此外,疫苗生產企業直接負責配送的要求,都無形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和時間,對于邊遠地區、用量少的地區企業就沒有動力去配送。”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意見》指出,允許企業以“接力”形式配送疫苗,對于企業而言運輸成本將會得到平攤,而對于邊遠地區的接種者而言,接種的疫苗可及性也會由此增加。
激活百億市場
去年全國疫苗企業的經營低迷從相關上市公司的年報預告中便可窺得一二。
1月25日晚間,疫苗上市公司龍頭企業智飛生物公布了過去一年的業績預告:受去年“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件”等行業不良事件的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同比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974.02萬元~4935.05萬元,同比大幅下降75%~90%。
智飛生物并不是疫苗類上市公司去年大幅變動的唯一公司。主營疫苗生產和銷售的沃森生物在去年三季度的報表亦顯示,受“山東疫苗事件”、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等非經常性因素影響,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2.34億元。
2016年11月末,第一財經記者嘗試溝通采訪沃森生物時,公司董秘就已經告知,目前公司正全力“補救業績”,年報實現扭虧為盈為當務之急。1月26日,沃森生物公布2016年年報預告,公司預計2016年實現盈利6746萬~7246萬元,但主要為政府補助及其他營業外收入,對凈利潤的影響較大。由于2015年沃森生物已虧損8.41億元,持續虧損將會遭遇“退市”風險,去年下半年以來,沃森生物連放關聯方輸血、納稅人補貼、出售資產三大招嘗試扭虧為盈。
“上市公司尚且在去年運營慘淡,更何況國內規模再小一些的疫苗企業了,在這一背景下,國家對于疫苗產業的扶持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此前,有過多年疫苗行業經歷的景旭創投管理合伙人兼總裁錢庭梔就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疫苗行業的企業都是高投入、高產出的特性,目前國內行業的優質標的已經很少,而且門檻較高,不容易有新的公司進入,因此保護和激發現有疫苗企業的活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疫苗企業GMP的廠房必須自建,而且是工業化,非實驗室性質的自有基地,不像有些制藥企業可以通過CMO(醫藥制造外包服務)外包。在有了技術后,疫苗企業必須把整個廠房建立起來,而任何一個疫苗工廠的固定資產投資都是2個億以上的,這還不能保證疫苗產品肯定上市銷售。高投入、高風險也是這個行業的瓶頸。”錢庭梔說。
目前國內疫苗領域正處于技術突破的黃金時段,“國內的企業都做到了臨床,但是并不代表工藝化之后有競爭力。臨床之后,競爭的還是價格和成本。目前國內疫苗行業做得比較好的大多都是組合型的團隊,有海外的技術,也有中國的銷售能力。”錢庭梔表示。 以上就是關于“百億疫苗市場終盼來解封 對疫苗產業扶持雪中送炭”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百億疫苗市場終盼來解封 對疫苗產業扶持雪中送炭”內容,謝謝!
- 女子癡迷減肥瘦到50斤致多器官衰竭,醫師:她生完孩子對減肥更有執念,一年瘦了80斤
- 混跡職場多年,但是這些職場潛規則,你或許仍然不知道,別害了你
- 工廠用光排管渦輪
- 月內已交付7艘船!新大洋造船交付嘉航海運第2艘75000噸內貿散貨船
- 《蛋仔派對》X水波蛋聯動外觀超萌迫近!朗朗晴天加載中......
- 楊鳴情商到底多高?蔣興權錄像懵了,郭士強都沒做到
- 馬力:鋼鐵行業面臨的整體狀況正在改善
- 這些“有顏色”的營養成分,對身體很重要!
- 四大名著若去除一本,你會選哪一本?網友選的竟不是紅樓夢?
- 中央氣象臺:今年最大最強高溫來襲!家中DIY這幾款涼茶吧~
- 格紋復古裙的身著搭,總是更加優雅一些
- 豬蹄分“前后”,買錯了肉質差白花錢,記起5點,不被肉販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