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暴飲暴食容易誘發膽囊炎,切除膽囊有沒有必要?
眼看春節要到了,離大吃大喝的日子越來越近。每逢春節,醫院急診都會遇到不少急性膽囊炎患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李軍提醒,生活習慣改變、暴飲暴食,容易誘發急性膽囊炎。膽囊炎發作并不只是疼痛難耐、吊個鹽水而已,嚴重者還得做手術切除,這年想必是過不踏實了。
膽囊其實是肝臟后方的一個小器官,專門用來濃縮和儲存膽汁。膽汁由肝臟分泌,一部分直接從膽管進入腸道,一部分儲存在膽囊里,主要作用就是消化脂肪和蛋白質。膽囊炎發作,通常是因為膽囊里生了結石,在你大快朵頤需要調動膽汁消化的時候,結石把膽汁的出口堵住了,導致膽汁排不出去,就會發生膽絞痛,而且細菌便容易在膽囊里繁殖引發膽囊炎癥。
膽囊炎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右上腹痛,此外右側肩膀痛、右后背痛也需警惕。如果你在暴飲暴食后,發現有這些癥狀,那八九不離十就是膽囊炎作怪。前往醫院做個B超,基本就能確定。
膽囊炎一旦發作該怎么辦?李軍解釋,一般吊鹽水可以緩解疼痛癥狀,但這只能治標,手術切除膽囊才是治本。然而,膽囊也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切除是否會對身體有害?這是臨床上,患者問的最多的問題。
李軍坦言,切除膽囊,原本膽囊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功能一定會減弱,這是不可避免的。但人體很神奇,會自我調節。隨著手術之后患者的自我調整,膽管會變粗,替代一部分膽囊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生活規律,人體也會有記憶,知道一天需要分泌多少膽汁就能完成消化工作。換言之,也就不會有過多的膽汁需要儲存。
“如今膽囊切除術都是微創手術,從檢查到手術到出院一般只要2-3天。絕大部分人術后生活不受影響。”李軍說。當然,有絕大部分人,自然也會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切除膽囊之后,生活的確會受到影響。因此,臨床上也會有一些患者要求不切除膽囊。如今的確也有不切除膽囊只取出結石的方法,但在李軍看來,這種方法依舊是治標不治本。“結石取出后,還有可能再有。至于為何會長結石,這個問題醫學界已經研究了上百年,依舊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只能說,與遺傳、飲食都有關系。”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不吃早飯絕對會使膽結石的風險提高。
如果任由結石在膽囊里,就等于是埋了個炸彈。李軍表示,膽囊有結石,如果膽囊炎從未發作過,可以觀察。一旦發作過或者頻繁發作,就建議盡快手術。為何建議手術?因為膽結石可能引發的疾病并不只是膽囊炎。
李軍解釋,結石如果只是堵在了膽囊口上,那還算幸運,一般情況下就是引發膽絞痛或膽囊炎。膽囊里的膽汁雖然流不出去,可肝臟直接分泌的膽汁還是可以有一部分從膽管進入腸道,幫助消化。可萬一結石比較小,從膽囊里沖了出去,卡在了膽總管下端里,那就是無論哪邊的膽汁都無法到達腸道,膽管越撐越大、細菌不停繁殖,就會引發急性膽管炎。
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膽管炎,但必須提醒的是,膽管炎是膽結石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一般表現為劇烈疼痛、高燒、黃疸、休克。一旦發生感染性休克,死亡率超過50%。
別以為到這就結束了。一顆小小的結石,堵的地方不對,還可能誘發胰腺炎。
胰腺是人體第二大消化腺體,它所分泌的胰液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液。雖然引發胰腺炎的原因有很多,但60%~70%的原因都是因為膽結石。簡單來說,膽汁和胰液最后會匯總到一起,流入腸道,可萬一膽結石堵在了胰液流出的口上,導致胰液流不出來,就可能倒灌進胰腺,導致胰腺發炎。嚴重者還可能將自己的胰腺“消化”掉,同樣也會危及性命。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結石越長越大,一直“蝸居”在膽囊里,每天都會和膽囊黏膜有摩擦,久而久之也會有癌變風險。“膽結石和膽囊癌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并不是說有膽結石的人一定會得膽囊癌,但得了膽囊癌的人幾乎都有膽結石。”李軍說。
說了那么多,應該還會有人問,膽囊炎發作到底要不要做手術切除膽囊?實際上,患者前往醫院,醫生能給出的也只是建議,最后是否要做手術,做哪種手術依舊是患者自己的選擇。只是,在做出選擇之前,還是建議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相關信息。 以上就是關于“節日暴飲暴食容易誘發膽囊炎,切除膽囊有沒有必要?”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節日暴飲暴食容易誘發膽囊炎,切除膽囊有沒有必要?”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