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新害蟲白眉野草螟的發生與防治
發布時間:2019-03-18 10:56:30
小麥新害蟲——白眉野草螟的發生與防治
小麥新害蟲——白眉野草螟的發生與防治
白眉野草螟屬鱗翅目草螟科野草螟屬,是為害小麥的一種新害蟲,嚴重時可致小麥絕產失收。目前僅知在山東、山西有分布。
為害特點
幼蟲在小麥返青期開始為害,晝伏夜出,白天吐絲結藏于根莖處或土縫間,夜晚出來取食,咬食小麥苗莖基部及葉片,形成孔洞,受害嚴重的麥苗被齊根咬斷,造成麥莖折斷或葉片圓缺,致使麥苗萎蔫枯死,發生嚴重地造成缺苗斷垅現象。具有轉株為害習性,順垅為害,喜陰暗。高齡幼蟲活潑,無假死現象,受驚后后退爬行。有夏滯育習性,滯育時間長。成蟲趨光,卵單粒散產,有聚集趨勢。其為害癥狀與二點委夜蛾、地老虎等常見地下害蟲相似,易混淆。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小麥及玉米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秸稈、麥糠和雜草等覆蓋物,必要時可在麥田施用秸稈腐熟劑,及早去除麥茬,減少地表覆蓋物,惡化害蟲生存環境。
2.播種期防治。(1)毒土法。小麥播種前,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或3%辛硫磷顆粒劑3~4千克,加細土30~40千克拌勻,開溝施或順壟撒施,然后覆土;或每畝用5%毒死蜱顆粒0.8~2.5千克,撒施。(2)拌種法。在小麥播種前,用50%辛硫磷乳油20亳升,兌水200~300亳升,拌麥種10千克。
3.生長期防治。小麥返青后,幼蟲食量增大,為害加重,容易造成缺苗斷壟,是進行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據初步田間防治和藥劑篩選試驗,白眉野草螟對毒死蜱和辛硫磷敏感,是田間防治的首選藥劑。(1)灌藥法。隨水灌藥:在小麥春灌時,用48%毒死蜱乳油200~250亳升/畝,隨時澆入田中;噴灌麥苗:在小麥返青期,將噴霧器噴頭擰下,用48%毒死蜱乳油60亳升/畝,或40%辛硫磷70亳升/畝,兌水噴淋植株根圍。噴淋時藥液量要大,保證藥液滲到小麥根圍害蟲藏匿的地方。
孕期睡覺腰酸背痛血淤體質有什么表現河北草坪猜你會喜歡的
猜你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