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的共享單車走在了國際的前列確實很
導讀:中國的共享單車走在了國際的前列,確實很不錯。
要說現在國內什么最火,那就是鋪天蓋地的共享單車,雖然被叫停、阻礙交通等負面一直不斷的被傳出,但不得不說,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是方便了大家最后幾公里的出行。
近日筆者在德國柏林的街頭也發現了共享單車的身影,雖然同為共享單車但實際上德國的共享單車和國內的差距真的非常的大,看完德國的共享單車,一方面是為國內的用戶們偷偷竊喜,感覺我們太幸福,另一方面就是要替摩拜和OFO哭一會兒了,你們賣的太便宜了。國內外的共享單車有哪些差距呢?一起來看看吧。
價格一天12歐騎的起的都是土豪
在德國的街頭走走停停,
遇到了大概有三四種不同公司的共享單車,對比國內百家爭鳴的景象,德國的街頭顯得冷清了不少。
這價格換成人民幣我都覺得有點貴啊。
筆者找到了一家RentaBike的共享自行車公司,他家在車體上就標注了價格,大概該款型號的單車是12歐元一天,也就是說接近100塊錢人民幣。要知道OFO單車的成本才兩百多塊,也就是說如果這與其做你愛的人眼中的草個車子租出去兩天,大約就可以收回成本了,對比國內5塊錢騎90天的摩拜單車,掃個碼就能免費騎一個月的OFO,德國的共享單車的價格真的是貴到沒朋友。
右下角的車型不是移動水果攤的“倒騎驢”么
翻開這家共享單車(自行車出租)公司的官,車型上還是比較豐富,價格找到的最便宜的三小時7歐。對比國內的價格實在無法接受。
車輛少的可憐用戶剛性需求無法滿足
現在國內共享單車最頭疼的問題是是什么,沒錯就是車太多,地太少,車輛完全沒地兒擺放,在德國的街頭你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走了10幾公里,都是很繁華的地段,見到的共享單車還不足20輛.
對比國內橙黃一片的共享單車,德國的街頭閑置率太高了.
所以德國的共享單車實用意義其實并不算太高,因為想碰到剛好適合你距離地點的單車太難。相反在北京的街頭,如果你連續走500米如果沒碰到一輛共享單車,那么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深夜,第二就是郊區。
整車設計感0科技配備太弱雞
國內的共享單車要不然像摩拜單車一樣重新進行了設計,要不然就是打色彩概念,什么黃的、綠的、藍的、土豪金的、七彩虹的總之五花八門辨識度極高。而在德國除了個別的單車公司看起來涂裝有些區別外,整體感覺共享單車一點也沒有互聯公司應該有的科技和前沿的感覺。
其他的功能上也就不多說了,你看國內一般都是統一的電子鎖,而德國卻還有鏈鎖,如何解鎖筆者也沒去仔細研究(也有部分是類似于摩拜單車的電子鎖),另外其他的充電啊、雨傘啊、太陽能啊等人性化科技化的功能在德國街頭的單車身上是完全看不到的。
點評:
看完德國的共享單車,突然就讓筆者想起了前段時間國內某大學拍攝的一個采訪外國人的視頻,說在中和人互助;要如圣賢國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他們的回答基本都是安全、移動支付、外賣、共享單車等等,而在與常年居住國外的朋友交流后也深切的發現,在移動互聯時代,中國的應用和發展程度也確確實實走在了國際的前列,試想如果沒有移動支付,沒有外賣和各種共享經濟,在今天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你生活的還會像現在這樣方便嗎?
盆腔炎小腹痛的危害孕婦腳抽筋怎么辦手指戳傷如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