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駐華代表發表署名文章:呼吁停止抗生素濫用
世衛駐華代表發表署名文章:呼吁停止抗生素濫用(供圖/華蓋)
導語:抗生素濫用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為提高各國公眾對抗生素問題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也于本周發布調查報告,以警示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存在誤解。
繼發布調查報告之后,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撰寫署名文章《抗生素改變了現代醫學但它們需要我們的保護》,旨在提醒公眾抗生素曾讓現代醫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抗生素濫用情況如果不加以改善,則有效的抗生素將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產生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
世界衛生組織已授權鳳凰健康發布這篇署名文章。以下為文章全文——
上個月,屠呦呦教授因為開發出一種全球正在使用的抗瘧疾藥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全中國為之歡呼雀躍。1945年,同樣的獎項授予了研制出世界首個抗生素——青霉素——的三位科學家。
青霉素的發現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一個進步。抗生素可以治療肺炎、猩紅熱和結核等過去無法醫治的疾病和從前危及生命的感染,讓現代醫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70年以來,抗生素挽救了無數生命。
如今,抗生素已成為自身成功的犧牲品。抗生素的使用如此廣泛,有一些抗生素已對它們從前可以治愈的疾病束手無策。就像其它曾經銀光锃亮的新工具一樣,抗生素已經疲憊不堪,效果會越來越弱,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正確使用。細菌對現有抗生素越來越耐受,當然也有新藥出來,但新藥研發的速度遠跟不上細菌耐藥的速度。
很難想象一個失去了有效抗生素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但如果今天我們不堅定地采取行動保護現有抗生素的效力,那這就是我們明天將要面對的世界:本已進入醫學歷史博物館的傳染病,將再度肆虐,殺人奪命;無藥可醫的感染的風險,使剖宮產等普通手術變得危機四伏。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博士曾將細菌耐藥比作“當今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抗生素耐藥不僅令衛生系統承受負擔,其經濟成本——如導致人口過早死亡、無法工作、失去生產力等——也對經濟增長和發展帶來巨大威脅。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抗生素使用情況高于其他國家。原因有很多,包括過去醫生工資較低,需要通過開藥來補貼收入。大眾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水平也很低:如,世衛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約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抗生素可以治療感冒或流感(全然不顧抗生素對病毒無效這一事實)。類似的錯誤認識普遍存在,導致抗生素的不當使用,進而引發細菌耐藥。
問題很復雜。但好消息是不論是政府、醫生、還是患者,我們都可以采取一些具體行動來共同解決這一問題。
從衛生系統內部開始,要合理恰當地使用抗生素——這方面中國政府已于2011年啟動一個全國行動,促進抗生素合理使用,成效斐然。還應注意不要有鼓勵醫生過度處方的衛生籌資機制。
從醫生的角度,只有在真正有必要時才開具抗生素,而且要給出明確的服藥指示,確保患者正確服藥。所有的醫務人員都可以通過鼓勵患者接種疫苗并采取簡單的衛生措施的方式降低感染風險,從而為減少抗生素需求出一份力。
患者也可以出一份力:不需要抗生素時,別要求醫生開抗生素;但如果有需要,開了抗生素,那就一定要認真遵循醫生的指示,按療程服用,且千萬不要留存抗生素供將來服用或分予他人。
如果當初發現青霉素的醫生們今天去到醫院,他們會看到現代醫學已經離不開抗生素。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我們可以讓抗生素對醫學持續發揮作用,一直到將來。 以上就是關于“世衛駐華代表發表署名文章:呼吁停止抗生素濫用”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世衛駐華代表發表署名文章:呼吁停止抗生素濫用”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