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藥或籌建王老吉實體公司 紅綠之爭再添變數
王老吉“紅綠之爭”中,加多寶與廣藥集團雙方仍處于膠著狀態,如果廣藥成立一個以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公司為命名的新公司,獨立于合資公司王老吉藥業之外另行運作“王老吉”品牌,則加多寶將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目前,廣藥似乎有所行動。
廣州醫藥集團總經理李楚源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廣藥旗下十幾個子公司加入 “王老吉大健康產業聯盟”,目前主要為銷售渠道方面的共享,至于是否另外組建一個以王老吉命名的新實體公司來運作,李楚源則表示“目前還沒有,但未來不好說”。
“廣藥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67.5億元,今年的目標是330億元。”李楚源昨日透露,為實現廣藥集團“十二五”期間規模迅速壯大的目標,廣藥內部已成立“王老吉大健康產業聯盟”,通過“合資+授權”的模式不斷擴大“大健康”產業的規模,以實現廣藥在“十二五”期末大健康產業板塊500億元的銷售目標。
王老吉商標不斷被授權
近日,有媒體報道,珍奇味集團旗下的廣州裕農投資公司將在肥西投資10億元,建王老吉、白云山、珍奇味等健康飲品生產基地項目。
廣州王老吉藥業副總經理賀慶近日也向本報記者證實,珍奇味集團的肥西項目是廣東與安徽經貿合作的新舉措,廣藥集團已對白云山和王老吉兩個商標進行了新的授權,其中之一就是王老吉新飲品,授權的對象正是珍奇味。
李楚源昨日也向本報表示,為實現大健康產業的擴張,對外部將繼續采用“合資+授權”的模式,6月底潘高壽藥業與銀基集團的合作就是這一模式的典型。
廣藥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頻頻動作,不斷刺激著加多寶的神經,也將“紅綠之爭”進一步推向高潮。有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紅綠之爭”中,香港鴻道集團是合資公司王老吉藥業的大股東之一,而鴻道集團與加多寶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陳鴻道,加多寶希望通過其與鴻道集團的關系,影響廣藥集團將“王老吉”商標轉到王老吉藥業,加強對紅罐王老吉商標的話語權。但從實際來看,王老吉商標是廣藥的資產,也是國有資產,廣藥并不會放手。
距離今年3月廣藥集團對加多寶發出授權終止的律師函至今,“紅綠之爭”雙方仍處于膠著狀態。廣藥方認為到2010年4月雙方的合約已到期,但加多寶則認為廣藥的授權應該于2020年才到期。
從現在來看,廣藥內部王老吉大健康產業聯盟之間的關系,主要為銷售渠道方面的共享,而對于是否另外組建一個以王老吉命名的新實體公司來運作,對集團內大健康產品和渠道資源進行整合,李楚源表示,受制于當前藥品管理制度,產品批文還分布在各個子公司,因此目前僅停留于內部聯盟階段,尚未成立新的實體公司,但李楚源本人同時也表示“未來并不好說”。
廣藥加碼大健康產業
受到原材料漲價與基本藥物招標“低價取向”的雙重影響,品牌藥企的利潤增長受到挑戰。李楚源說,與產業面臨的環境類似,廣藥集團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兩降一升”,即產品價格下降、品牌藥企政府采購中標率下降,但原材料、人力等成本在不斷上升。
在這樣的環境下,廣藥集團去年11月以來推出的“十二五”規劃呈現了多元化經營,涉及多元化經營的大健康產業被視為廣藥“十二五”規劃的重中之重,與之相印證的是,廣藥今年來在大健康產業領域已展開了系列布局:推出白云山神農酒、合資公司王老吉藥業代理白云山涼茶、授權廣糧集團生產30個非涼茶類產品。
李楚源表示,目前廣藥集團內部正在大力推動大健康產業,利用集團統一的研發平臺,開發出新的大健康產品,利用廣藥擁有的兩個“中國馳名商標”與6個“中華老字號”品牌資源,不斷豐富大健康產品線。
從現在來看,廣藥在大健康領域采用了商標授權和“合資+授權”的模式,而對僅單獨商標授權、不涉及資本合作的授權項目,李楚源則表示,廣藥將會展開不同品類的授權,而針對某個品類具體開發什么產品,卻是被授權對象自己考慮的事情。
廣藥旗下有王老吉藥業、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潘高壽藥業、陳李濟、星群與何濟公等多個子公司都涉及植物飲料的生產,對于內部同業競爭的問題,李楚源也有自己的看法,“從市場份額上看,包括紅罐王老吉在內,廣藥在植物飲料領域已經做到全國最大;從內部看,廣藥的幾大植物飲料類產品并不沖突,配方上有差異,針對的人群也不同。”李楚源說,廣藥在品牌經營上將借鑒寶潔公司的成功經驗,利用廣藥豐富的品牌資源進行多品牌運作。(鐘可芬)
以上就是關于“廣藥或籌建王老吉實體公司 紅綠之爭再添變數”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廣藥或籌建王老吉實體公司 紅綠之爭再添變數”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