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前瞻GDP7也能保就業
3月5日,12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作政府工作報告。屆時,201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物價總水平目標等數據將公布。
目前,一些專家學者對今年經濟增速進行了猜想與預估,適當下調GDP目標成為眾多機構與專家的共識,7%左右的增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數據。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要由于增長目標下調,就開始擔心。經濟增長目標預期的下調,應當看成我們改革和轉型信心的進一步增強。7%左右的增速目標較為合理,增速雖然降了一點,但其實不影響就業與收入增長,且利于進行結構優化調劑。
新常態下的GDP觀
經濟增速預期下調之下,能否達到總理所關注的就業目標尤其重要。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2005年,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吸納就業80萬人,而2013年這個數字提高到了140萬至160萬人。
對此,潘建成分析稱,7%左右的增長速度還是能夠保持就業的相對安穩,和保證收入的平穩,所以,與民生相干的指標不至于出現大的波動。
對如何看待GDP增速下調?潘建成則表示,不要因為增長目標下調,就開始擔心;而應明白增長目標下調實際上是正常的,經濟換擋期,體量大了就要慢一點,只要不影響就業與收入增長,這個 慢 就是健康的。
潘建成進一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以范圍為標準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背后,實際上是中國經濟發展更加健康,結構更加優化,更有利于資源的勤儉與環境的保護。并且,增長動力是由過去的傳統要素驅動,轉變為更加依賴技術創新、改革能力及結構的變動來驅動。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單位GDP的能耗下落了4.8%;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7%;同年,我國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最快,占比延續提高。另外,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內容的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涌現,且發展迅猛。這些都表明,我國產業結構正趨于優化。
潘建成表示,7%左右的增長目標,在全球來看還是相當高的,遠高于發達國家。美國在發達國家中稍高一點,但也只有2.4%左右的增速,歐洲和日本都不到1%。在新興市場國家中,中國的經濟增速排名同樣靠前。 在國內、國際環境對經濟增長構成巨大壓力的當下,我們仍然能夠保持名列前茅的增長,非常不容易。
改革驅動 雙引擎
在經濟步入新常態下,地方不再唯GDP論。最明顯的是今年地方 兩會 ,各省市大多在淡化GDP概念,多地均下調了今年GDP增長預期。
對此,潘建成表示,改變以GDP評判優劣的標準,是地方適應新常態,轉變觀念的體現,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唯GDP并不是說不要GDP。 對我們來說,經濟增長畢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基礎,還是需要最少的增長速度。否則,經濟增長過慢,有可能帶來失業與資源閑置等問題。資源的過度閑置也是一種浪費。所以說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質量的GDP。 潘建成補充道。
此外,對于新常態下,打造創業創新的新引擎和改造升級傳統引擎 雙引擎 等。潘建成表示,對于傳統引擎,目前有很大的改造升級空間。例如鋼鐵這類傳統產業,盡管已出現產能過剩嚴重等問題,但實際上我國還有大量高端鋼鐵產品的進口需求。
潘建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就需要使鋼鐵等傳統產業結構升級更快一些,盡早實現這類產品自行生產,使得過剩產能得到更好地利用。 我們是有一些落后的產能,但是一般來說,我們沒有落后的產業。
而在新引擎推動方面,潘建成表示,以創新推動增長。宏觀層面來看,國家也在加大對創新的扶持力度。微觀層面而言,企業主動進行創新的壓力與動力也在增強。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動力很大,同樣的資本和人力勞動的投入,經過創新后,其效力會增強。
創新還包括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這其中包括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開發。例如,旅游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產業、IT行業等。
潘建成表示,推動這樣一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創新創業的根本動力,還是要靠改革,一定要營建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制度等政策環境,使得發展方式得到根本改變。
聲明:本媒體部份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薏芽健脾凝膠怎么吃
2歲小孩積食怎么辦
2歲小孩積食怎么辦
999ask健康資訊
寶寶脾虛吃什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