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120熱線去年被騷擾1.5萬次
分秒必爭守候生命安全的120熱線,卻頻頻遭遇騷擾呼入。長春市120急救中心一天接聽急救專線大概1000來個,近30%非有效求助呼入。騷擾電話不僅擾動著工作人員緊張的神經(jīng),也擠占了生命急救的有限資源。對此,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呼吁每個公民都應(yīng)樹立起對急救工作應(yīng)有的尊重和敬畏,正確利用急救資源,保障“生命通道”的暢通無阻。
打電話(供圖/華蓋)
“您好!長春急救中心。需要急救嗎?什么位置?患者多大年齡?家屬請在通鋼大廈前接車,我們盡快。”長春急救中心調(diào)度指揮科工作的調(diào)度員張彤在聽呼救電話的同時,手指飛快敲打鍵盤,把信息錄入電腦,用時36秒。張彤身旁的班長馬欣立刻通過對講機聯(lián)系附近的120救護車。“是位腦血栓患者。”張彤和馬欣簡單溝通了一下,眼睛趕緊盯著電腦屏幕。
在電腦上看到13號車開始駛向目的地,張彤馬上撥通患者電話,“你好,請家屬帶著呼救電話到通鋼大廈前接車,馬上就去,車上醫(yī)生會聯(lián)系您。”至此,用時1分40秒。
在急救專線上,生命的長度按秒計算
“在120急救專線上,生命的長度按秒來計算。”張彤經(jīng)歷過太多患者生與死的瞬間博弈。
開始等待下一個電話,張彤盯著眼前的三臺電腦。三臺電腦分別顯示已完成、正在進行的呼救任務(wù)和車輛運行情況。每個呼救信息,張彤要跟蹤到搶救任務(wù)結(jié)束才算完。在張彤看來,120急救專線無疑就是“生命線”,處理好每個呼救電話,有壓力但是很神圣。
在調(diào)度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一串紅字清晰可見:珍視生命,分秒必爭,堅守崗位,責任重于泰山。每個調(diào)度員抬頭,就能掃視到。“這不僅是個口號,更是我們的工作狀態(tài)。”張彤覺得這幾個字把這份工作描述得再確切不過了。
“中心的26名調(diào)度員平均年齡30歲,上了歲數(shù)腦袋反應(yīng)就慢了。一刻處理不好,后果可能難以挽回。”調(diào)度指揮科科長閆麗影說,每個當班的調(diào)度員,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在短時間內(nèi)進行病情判斷,確定地點和線路,看聽說寫同步進行。
“坐到工作臺前,身外啥事情都顧不上了。”說起家庭,閆麗影心里過意不去,“家里人都理解我們守候的是‘生命線’,不敢打擾,更不敢輕易占用熱線。”
據(jù)介紹,長春市主城區(qū)人口近400萬,就靠15個急救站,24小時值班的只有13輛救護車。
“對于整個城市來說,急救資源并不寬裕。救護車的使用也是盡可能按照生命危急的程度,由重到輕的順序來安排。”閆麗影介紹說,有時病情輕微的患者遲遲等不來急救車,面對責備,急救中心這邊也很委屈。
近30%電話是咨詢,打錯和騷擾呼入
讓張彤尷尬無奈的是,頻頻而來的騷擾電話戲弄著他緊張的神經(jīng)。
“這幾個月這個號碼已經(jīng)有6條呼救記錄了,一條記錄可能意味著幾次通話。”張彤從電腦中檢索出一條“老客戶”的信息,他和同事對這些“老客戶”的號碼早就了然于心。
最近,張彤又被這個電話戲弄了一番。“這位患者電話打進來就要救護車,聲音洪亮,不像是病人,一了解才知道和往常一樣又是醉酒。”張彤花了近5分鐘來安慰和勸解。
過了兩個多小時,張彤又接到這個號碼的呼救。這次電話一頭虛弱的說話聲,讓張彤立刻緊張起來。“擔心是醉酒引起了病癥,雖然被這個患者忽悠過,但萬一這次是真的需要急救呢。”張彤迅速派車。
最后,還是被忽悠了,救護車和醫(yī)務(wù)人員跟著白忙活了1個多小時。“我們把附近急救站的車調(diào)過去,如果周邊再有緊急救助情況不就要命了嗎,騷擾電話是在無情戲弄生命。”張彤很氣憤。
“一天接聽急救專線大概1000來個,近30%是咨詢、打錯、騷擾呼入。”閆麗影介紹說。
指揮調(diào)度科內(nèi)的大屏幕實時更新著4月8日的呼救信息,“從數(shù)據(jù)看,截至15時,共接電話總數(shù)400多個,不當使用120專線的電話有177個,其中就包括為數(shù)不少的騷擾電話,8車次被忽悠了空跑。”閆麗影指著大屏幕說,騷擾電話讓原本就不太寬裕的急救資源更加緊張。
“除了呼吁,只能是呼吁”
張彤在接聽熱線時,最怕接到不出聲的電話。“這種情況最難辦了,一般視為病情危重,我們調(diào)度員要反復(fù)溝通,有時候電話被掛掉,還要再打過去,直到確定對方情況后才能放心。”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各界的呼吁,騷擾電話也在減少。”閆麗影介紹說,長春急救中心2014年接聽騷擾電話近3萬次,去年接聽惡意騷擾電話已下降到1.5萬次。
“如今,騷擾電話表現(xiàn)更加集中,易識別。很多是生活上有困難、酒精依賴的人反復(fù)用一個電話騷擾訴說。”閆麗影說。
“騷擾電話者,不能被處罰,只能教育,真是沒辦法。看似是調(diào)度員多接幾個電話,真是把救護車資源給占了,就害命了。”長春市中心醫(yī)院急救站站長榮磊說。
如今,已經(jīng)當了10多年急救醫(yī)生,榮磊被“忽悠”的經(jīng)歷也不少。“一看到車禍,‘好心路人’就叫了120,救護車到了現(xiàn)場卻啥也沒找到。做好事也得摸清事故情況,幫著和救護車對接好,別打完電話就走人。這種事太多了。”榮磊抱怨道。
榮磊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有人把省錢省事的“小算盤”打到救護車上。家里有病人住院,東西多,行動不便,出租車不愿意拉,把病情說嚴重點,直接叫救護車。“病人有人抬,用品有人幫忙拿,還比租車省錢。120救護車都成搬家公司了。”榮磊說。
“除了呼吁,只能是呼吁了。”榮磊對現(xiàn)狀有些無奈,希望喚起全社會對急救工作的認知,每個公民都應(yīng)樹立起對急救工作應(yīng)有的尊重和敬畏,正確利用急救資源,保障“生命通道”的暢通。
《 人民日報》( 2016年04月12日09 版)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長春120熱線去年被騷擾1.5萬次”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wǎng)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長春120熱線去年被騷擾1.5萬次”內(nèi)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