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自來水中檢出消毒副產物 或致消化道癌
原標題:44城自來水檢出消毒副產物或致消化道癌
由于具有高致癌性、高檢出率以及在我國可能被納入水質檢測標準,飲用水中的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得到了國內外研究人員的空前關注。
“我們從全國23個省、44個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共155個點位采集了164個水樣,包括出廠水、用戶龍頭水和水源水。研究中測試了當前已知的全部9種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其中NDMA(亞硝基二甲胺)的濃度最高。”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國家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陳超副研究員12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其課題組今年的一項重點研究工作就是關于全國飲用水系統中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的普查。該結果已于日前在市政和環境領域頂尖期刊《水研究》上發表,“飲用水中的亞硝胺問題有緊迫性,需要盡快研究和進行工程改造!”陳超呼吁。
飲用水亞硝胺檢出率不容忽視
在過去三年中,陳超及其團隊分別測試了44個城市供水系統中的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及其前體物。在已檢測的全部水樣中,出廠水和龍頭水中的NDMA平均濃度分別為11ng/L和13ng/L,水源水中的NDMA生成潛能平均為66ng/L。
他表示,與美國環保局在2012年公開的一項大規模普查數據相比,亞硝胺在中國出廠水和龍頭水中的檢出率是美國的3.6倍。而西歐國家的飲用水亞硝胺濃度比美國還低。
在課題組檢測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近10個供水系統中,出廠水和龍頭水中的NDMA平均濃度分別為27ng/L和28.5ng/L,水源水中的NDMA生成潛能為204ng/L。
陳超表示,在已經鑒別出的700多種消毒副產物中,亞硝胺是健康風險最大的消毒副產物類別之一,特別是NDMA。
與消化道癌癥密切相關
醫學界在50年代就發現亞硝胺是一類強致癌物,當時主要研究食品、煙草和工業污染中的亞硝胺。飲用水中的亞硝胺類消毒副產物研究始于20世紀末。“前期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亞硝胺與中國某些區域的消化道癌癥密切相關。”陳超說,他們此次監測到這些區域的自來水受到來自工業廢水的嚴重的亞硝胺污染。同時,今年南京大學某課題組在華東地區江蘇省多座城市的水源水中也發現了嚴重的亞硝胺污染。
“據報道,根據毒理學試驗結果,NDMA終生飲用的百萬分之一致癌風險濃度是0.7ng/L,據悉美國環保署正力圖制定的美國亞硝胺濃度標準,其限值可能在百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一致癌風險濃度的范圍之內。”陳超透露。 以上就是關于“多省市自來水中檢出消毒副產物 或致消化道癌”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多省市自來水中檢出消毒副產物 或致消化道癌”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