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養老服務券年內試點電子卡 為老服務將可一卡通
今年,本市養老服務券將試點從紙質變為電子卡片,進一步方便為老服務。本市還將整合低保、福利、老年優待卡、老年證等承擔的功能,實現各種養老服務真正“一卡通”。這是記者22日在北京市民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養老券變身年內試點
據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介紹,今年全市將試點推進養老服務券從紙質變為電子卡,同時擴充養老服務內容。目前,老年人的優待服務需要各種不同憑證,如老年人免費乘公交車憑老年人優待證,游園憑年票卡,享補貼有養老服務券,一些低保老人低保金的發放是通過存折等,憑證太多給老年人也帶來很多不便。今后,“一卡通”將會把這些功能全部整合起來,老年人憑借這種一卡通,不但可節約資源,而且憑一張卡就可享受免費多項優待服務。
據了解,《北京市市民居家養老“助殘”服務(九養)辦法》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帶動建立、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產業的“引子”,近三年來,本市向全市符合條件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養老服務券,目前共已發放14.3億元。這些養老服務券可用于特定的老年服務領域,如社區養老餐桌、油煙機清洗、小時工服務等,目前已有效帶動了數十億社會資金進入為老服務領域,其中包括推動建立了約5000家社區為老服務商,以及近5000家社區老年小餐桌等設施。
今年建萬張養老床位
李萬鈞表示,預計到2020年,首都常住老年人口將超過400萬,預示著養老產業的巨大發展前景。今年民政部門的事務性工作將大量轉移給社會組織和市場完成,其中,僅養老服務產業的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并且,隨著老年人需求層次不斷提高,這一市場規模還將不斷增長。”今年本市將新建的1萬張養老床位中,90%將由社會力量興辦,街道(鄉鎮)養老機構也將改造設施設備,并推動“公建民營”改革,提高床位使用率。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稱,按照發達國家社區服務從業人員占就業總人口25%計算,培育社區服務業能為本市創造非常可觀的就業崗位。而從國際上非營利部門經濟活動規模占本國GDP8%的經驗看,北京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今后,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務,也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資金補助、公辦民營等方式,委托社會力量承辦,以提高民政公共服務的供給總量和質量。(記者陳蕎) 以上就是關于“京養老服務券年內試點電子卡 為老服務將可一卡通”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京養老服務券年內試點電子卡 為老服務將可一卡通”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