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醫院明年起將實現共享醫囑 避免重復檢查
市人保局昨天宣布,全市1823家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建成電腦程序“醫生工作站”,醫生電子醫囑不僅可以自動傳輸至收費處,還可以上傳至醫保管理部門,便于其實時有效地監控基金使用。據悉,明年本市還將啟動“醫生工作站”的二期工程,讓電子醫囑在全市定點醫院間共享,避免在不同醫院重復開藥和重復檢查的現象。
用藥情況即刻傳到藥房
所謂“醫生工作站”,是協助醫生完成日常醫療工作的電腦應用程序,醫生在診室開出的電子醫囑和用藥情況即刻傳輸至收費處、藥房等部門,減少患者等待時間和遺失票據的風險。對醫生來說,開處方時可以得到醫保政策的規范用藥提示和系統藥物配伍禁忌提示等,患者的檢驗、影像病歷、病理檢查結果也可隨時調取。
使用電子醫囑并不會耽誤病人的看病時間。據介紹,醫生通過代碼錄入、拼音錄入、調用打包模塊等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電子病歷、處方書寫,節省下來的時間可用來與患者詳細交代病情。
據悉,目前全市1823家定點醫院已全部建成“醫生工作站”。按照規定,明年1月1日起,未建立“醫生工作站”的醫院將被取消定點資格。
杜絕在多醫院重復開藥
據市人保局副巡視員張大發介紹,明年將啟動“醫生工作站”二期工程,實現醫囑全市共享。這意味著,甲醫院的醫生可以看到患者在乙醫院的醫囑信息,即使患者的門診病歷手冊或者發票遺失,醫生也可根據醫囑控制開藥量,避免重復檢查治療。而此前,個別患者上午在甲醫院開藥、下午又去乙醫院開同一種藥,而市醫保中心只能在“一天”的基礎上綜合排查發現問題,對上述情況只能事后處理。
據悉,今年以來,市醫保中心通過醫生工作站上傳的醫保費用信息加大審核力度,特別是加大對定點醫院超量開藥、重復開藥等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門診次均費用呈逐月下降趨勢,按3月份門診次均費用392元計算,到10月份共減少基金支出15億元。
張大發通報說,截至11月,本市醫保基金收入370億元,支出360多億元,結余8億元;預計到12月末,全年醫保基金可實現收支平衡。
馬上就訪
電子處方患者一目了然
在人民醫院的電子處方上,不僅顯示有臨床診斷的病種、所開的藥品名稱和數量,連用藥方法、價格、醫保甲類還是乙類都一目了然。人民醫院院長王杉坦承,對于藥品到底是醫保目錄的甲類還是乙類、每種藥品的價格,即使醫生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準確分辨。醫生龍飛鳳舞的字跡也讓患者難以辨認,常常需反復追問醫生。“電子處方清晰準確,能有效提高就診效率。而且確實做到了實名就醫、因病施治。”這位負責人說。
晨報首席記者姜葳
新聞鏈接
84家醫院被暗訪
晨報訊(首席記者姜葳)據市人保局介紹,本市醫保經辦機構每月對違規人次與結算人次比例靠前的定點醫院進行約談。截至11月30日,對84家定點醫院進行暗訪,對嚴重違反醫保規定的17家醫院給予黃牌;對“頂風作案”的20名醫師給予開出的醫保處方3年內不予報銷的處理;對有問題的933名參保人員下發《醫保告知書》(其中規定期限內停止部分藥品報銷179人,警示397人,約談357人)。今年共對95名參保人員做出停用社保卡的處理。 以上就是關于“北京市醫院明年起將實現共享醫囑 避免重復檢查”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北京市醫院明年起將實現共享醫囑 避免重復檢查”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