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鮮肉不敬業 編劇“臥底橫店”爆料行業內幕
98%鮮肉不敬業,深扒內幕簡直了。前兩日,著名影視劇編劇宋方金發表了“臥底橫店”的1線實錄,文章內容觸及到行業內眾年輕演員“濫用替身”、“天價片酬”等現象,字里行間都透著宋方金對不負責任的表演行業的悲痛與嘆息,也再次刷新外界對影視劇制作、表演的認知底線。同時“小鮮肉群體不敬業”的話題再1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該文1發表便引來圈內演員、編劇等從業人士的共鳴并紛紜轉發
本日,新京報記者專訪該文作者宋方金,求核實“現在備受爭議的‘小花’和‘小鮮肉’群體是不是真的都如文中所說不敬業?”宋方金給出了個使人震驚且10分堅定的答案:
宋方金:
目前的年輕演員98%都是這樣,
你1定要這樣寫,
我會為我說的每句話負責任。
宋方金究竟為什么要挑頭揭秘IP電視劇制作亂象?“直言不諱”的背后是怎樣無奈又痛心的心路歷程?新京報獨家采訪宋方金道各中原委,及完全還原如今1部IP電視劇制作從簽訂合同到播出“混亂畸形”的全進程。
看完宋方金痛心的描寫,正如那篇原文中的感慨,比之之前1群聰明人用“笨辦法”拍影視劇的時期,如今這個行業:
有表演藝術家就有表臉藝術家
我們有小鮮肉、小花還有“笑話”
寫作動機為什么總是編劇挑頭“揭亂”?
這幾年,宋方金與幾位編劇1直致力于揭穿行業亂象,呼吁影視制作正向發展,宋方金曾在1個論壇上為行業亂象發聲,在回家路上收到了陳道明的信息讓他深深感動,“陳道明說要請我吃飯,由于行業的危機關頭只有編劇才敢站出來為行業說話。固然也不是所有編劇都站了出來,也有部份編劇不想得罪人。”
我們也帶著“為什么總是編劇來發聲”的疑問采訪了宋方金,他提到編劇(也有部份導演)作為創作的核心,大多數人比較憂世傷神。而其他職能部門的人大多和行業利益連接更深,比如導演、制片人雖然憤怒但也只有做出讓步,“編劇再不站出來的話,就等于萬馬齊喑。”
這次在橫店找到的這位演員,對宋方金來講意義極其重大,“之前我們主要是從編劇的角度或是行業的角度來批評行業亂象,如今能尋覓到1個認真對待表演的處在1線的資深演員談,更具體、更形象、也更有說服力。這位從電視劇黃金時期走過來的資深演員也非常有感慨,由于他現在完全感受不到創作的樂趣。”
在宋方金看來,“編導演制是1個生態系統,1榮俱榮1損俱損。不管是內部還是外界,都應當真正做些甚么,挽救這個行業。”
2015年爾冬升導演拍了1部《我是路人甲》的電影,聚焦橫店有表演夢想的“橫漂”年輕人。若當年被這部電影感動到的觀眾,如今看到以下畸形的影視劇制作進程,應當會對這個圈子意氣消沉吧?
獨家還原IP電視劇全程畸形制作“IP電視劇”速成法
口述:宋方金
劇本沒寫完先開拍
1場戲里30多個角色全是替身在演
誕生“表情包式表演”
“飆戲”交給配音演員
“濾鏡”影視劇泛濫
演員關心制作方是不是買收視率
【宋方金】
建組期
誰紅就簽誰,不斟酌角色
如今制作發行方、播出平臺最關心是由哪幾位演員陣容來擔當此劇主演,不管該演員是不是適合這個角色,只要當紅、知名、有話題熱度便可行。乃至部份投資方只認當紅流量演員,其他1概不論。
看著演員檔期寫劇本
如今影視劇充斥著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品,質量差的文學含量低的原始文本很少能有時間打磨,由于劇本創作周期得靠演員檔期決定。比如現在3月份,A明星表示5月有檔期,那編劇就必須在2個月內寫出劇本。劇本創作就沒有依照客觀生產規律來,草率寫作,經不起考量。
拍攝期
表演新體系:表情包表演
由于進組多數情況下沒有劇本,演員到了現場不知道要拍甚么;就算有劇本也懶于研究,所以如今拍攝現場基本沒有“講戲”這1說法。不背詞、不搭戲,怎樣演呢?——進行表情包錄制:這類表演指的是演員只拍臉部戲,各種角度、各種表情、需要變化環境時要不對著天拍,要不對著大樹,要不對著墻,喜怒哀樂、把臉部戲拍完后,剩下的交給替身。
全新影視劇類型:替身大戲
從文替到武替,乃至是啼笑皆非的“飯替”、“摔替”,給A設置好5、6個替身演員來1條龍表演(編者注:新京報也曾調查過“濫用替身”,文尾有鏈接可看)。乃至有過這樣的真實案例:有1場戲拍的是大全景,拍戲的310多個人全部是替身,1點都不夸大,絕對真實,如今觀眾看到的很多都是這般驚天地泣鬼神的“替身大戲”。
導演認真導戲?40集15天就可以拍完!
原來拍攝現場“導演反復講戲”現在少見。拍1部30到40集的劇,過去怎樣著都需要半年,但明星主演給劇組檔期有限,現在可以利用技術與替身用15天時間就拍完。所以拍攝原則以“求快”為主,拍不好想再來1遍的演員基本沒有了,現場全是“過過過”的聲音。
演員藝德低下,老演員痛苦
普遍存在演員藝德低下的情況,不研究怎樣塑造角色,只研究如何塑造自己。例如某資深老演員動情地和某明星A對戲,老演員每次都情緒到位能哭出來,可無奈A就是記不住詞也背不出來,1遍遍NG,最后老演員實在是哭不出來了。像這樣認真對待表演的演員,若每次得到的只是對方無意配合、對搭檔創作的不尊重,該有多失望啊。到了這些不負責任的劇組,很多好演員終究也被逼無奈,被逼變成了為了賺錢而賺錢,無創作空間可言。
更不用說“演員”這個身份對現在很多藝人來講完全名不符實,他們就是明星,在拍攝期間比誰的房車高級,誰的助理、保鑣多,直升機在空中接來接去趕通告,為最少的表演卻1點苦都吃不得,惹毛了大不了就不拍了。
遐想當年唐國強為自己被貼上“奶油小生”的稱號痛哭了1場,“奶油”是好的,“小生”也是好的,但唐國強認為這4個字遠遠不能概括自己的表演。而現在呢,真正思考演技的演員太少了。
后制期
“飆戲”的事留給配音演員
很多演員不背詞、不研究戲,拍了半天就做個表情,其他留給配音演員“飚戲”。曾1位資深話劇演員到了現場,導演就通知他“劇組不錄音”,沒有收音、同期聲也就意味著表演質量大打折扣,這位演員相當憤怒,但也很無奈。
后期“萬能”
沒有同期聲、沒有實景拍攝、沒有演員到場,所有的設置布景、偷梁換柱就交給后期制作,換景、摳圖、合成、殊效代替了本來實拍到達的效果,本末顛倒。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1些好演員有時間演戲,制片方卻不讓演,由于TA演幾萬塊1天,替身只要幾百塊錢,能省錢糊弄過去就好。
后期如今成“萬能”,有些演員不會為演戲補課,卻相當重視鏡頭里美不美。前期表演缺點、乃至顏值缺點都由后期來改正,這也是為何現在這么多“濾鏡”影視劇。
播出
買假收視率、水軍…惡循環
全部行業都在為造假者打工,現在很多演員都很關心制片方會不會買收視率。目前播出的很多電視劇,就算是質量經不起考驗的,也常常破收視紀錄、點擊率,造成1派繁華的景象。再不行就再買水軍、買粉絲來追捧,全部流程構成1個閉合式的鏈條,惡性循環。
記者對話宋方金:亂象已成普遍現象?
記者:上文中有這類“亂象”的劇組,在全部行業占比多大?
宋方金:最近45年,這類演員和劇組非常多,可以說目前橫店大部份劇組都不認真,絕不夸大地說比率已到達90%以上。昨天某部戲的副導演還流露,正在開工的“不認真”劇組也有90%,只有像鄭曉龍導演、劉江導演的劇組還在依照正規拍戲的流程拍戲,很多IP劇、電視劇沒有完全的劇本就開機了。
記者:“小花”“鮮肉”真的如文中所說,都這么不敬業嗎?
宋方金:目前的年輕演員98%都是這樣,你1定要這樣寫,我會為我說的每句話負責任。
記者:很多關于演員的藝德、職業操守的探討,有人說在運轉的利益鏈中,演員實際上是最后1級的,是不是所有鍋都應當由他們來背?
宋方金:不能說責任全在演員,而是每一個環節都有問題。現在導演、制片人、編劇都可以換,惟獨演員不能換,所以這些行業亂象就在演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1個基本價值觀都扭曲的劇組還做甚么創作?資本站在明星那邊,動不動片酬就上億,從根本上來講需要打擊收視率和數據造假,從外界對他們進行催促,才能把不良風氣逐步改變。
記者:演員特權真的在片場橫行嚴重?
宋方金:由于市場和外界的追捧嬌慣,片場就沒有“演員”1說,更多是自視為明星。比如片場會有明星餐、明星助理餐、替身餐、場工餐等,連飲食都要分級,實在悲痛。據我所知韓寒和侯鴻亮的劇組就不會分這些等級,大家都吃1樣的,都坐在1起吃,讓劇組的人感到被尊重。可以說,生產價值觀的影視劇,生產進程中就充滿了價值觀。
記者:“臥底橫店”1文中,還有其他的細節沒有收錄進去的嗎?
宋方金:這次的文章主要是在討論表演,還有很多關于演員品德、修養方面的問題沒有加入。例如有些年輕演員之前演戲非常重視禮貌,紅了以后就忘了本,常常不把先輩當回事,想睡覺就停工,不想拍就讓5610歲的老先輩等他心情好轉,1等就是34個小時。
【記者補充手記】
兩年前,宋方金曾因“改劇本”與宋丹丹產生過爭執,討論過劇本應不應當改。而現在,宋方金說,“沒有人看劇本了,主要看人來不來,再說他連戲都不自己演他改甚么改,能有主演來現場就不錯了。”
采訪末尾,宋方金還向記者提到,今年陳道明擔負全國政協委員任職到期,他最后1次的提案就是對收視率、數據、票房進行打假,“這次提案無疑是為行業除害造福,有關部門、公眾外界必須對這些事情引發重視,才能有效地打擊行業亂象。”
補充說明:文章中,宋方金提到310多人1場戲全是替身,這個數據讓人瞠目結舌,他表示這個數字絕對真實。
“全部行業都在給演員打工,現在大部份影視公司1年的利潤都比不上演員的片酬,行業的很多環節出了問題,不認真拍電視劇都能賺錢,未來誰會去認真創作呢?”宋方金說。
來源:新聞閣98%鮮肉不敬業,深扒內幕簡直了。前兩日,著名影視劇編劇宋方金發表了“臥底橫店”的1線實錄,文章內容觸及到行業內眾年輕演員“濫用替身”、“天價片酬”等現象,字里行間都透著宋方金對不負責任的表演行業的悲痛與嘆息,也再次刷新外界對影視劇制作、表演的認知底線。同時“小鮮肉群體不敬業”的話題再1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該文1發表便引來圈內演員、編劇等從業人士的共鳴并紛紜轉發
本日,新京報記者專訪該文作者宋方金,求核實“現在備受爭議的‘小花’和‘小鮮肉’群體是不是真的都如文中所說不敬業?”宋方金給出了個使人震驚且10分堅定的答案:
宋方金:
目前的年輕演員98%都是這樣,
你1定要這樣寫,
我會為我說的每句話負責任。
宋方金究竟為什么要挑頭揭秘IP電視劇制作亂象?“直言不諱”的背后是怎樣無奈又痛心的心路歷程?新京報獨家采訪宋方金道各中原委,及完全還原如今1部IP電視劇制作從簽訂合同到播出“混亂畸形”的全進程。
看完宋方金痛心的描寫,正如那篇原文中的感慨,比之之前1群聰明人用“笨辦法”拍影視劇的時期,如今這個行業:
有表演藝術家就有表臉藝術家
我們有小鮮肉、小花還有“笑話”
寫作動機為什么總是編劇挑頭“揭亂”?
這幾年,宋方金與幾位編劇1直致力于揭穿行業亂象,呼吁影視制作正向發展,宋方金曾在1個論壇上為行業亂象發聲,在回家路上收到了陳道明的信息讓他深深感動,“陳道明說要請我吃飯,由于行業的危機關頭只有編劇才敢站出來為行業說話。固然也不是所有編劇都站了出來,也有部份編劇不想得罪人。”
我們也帶著“為什么總是編劇來發聲”的疑問采訪了宋方金,他提到編劇(也有部份導演)作為創作的核心,大多數人比較憂世傷神。而其他職能部門的人大多和行業利益連接更深,比如導演、制片人雖然憤怒但也只有做出讓步,“編劇再不站出來的話,就等于萬馬齊喑。”
這次在橫店找到的這位演員,對宋方金來講意義極其重大,“之前我們主要是從編劇的角度或是行業的角度來批評行業亂象,如今能尋覓到1個認真對待表演的處在1線的資深演員談,更具體、更形象、也更有說服力。這位從電視劇黃金時期走過來的資深演員也非常有感慨,由于他現在完全感受不到創作的樂趣。”
在宋方金看來,“編導演制是1個生態系統,1榮俱榮1損俱損。不管是內部還是外界,都應當真正做些甚么,挽救這個行業。”
2015年爾冬升導演拍了1部《我是路人甲》的電影,聚焦橫店有表演夢想的“橫漂”年輕人。若當年被這部電影感動到的觀眾,如今看到以下畸形的影視劇制作進程,應當會對這個圈子意氣消沉吧?
獨家還原IP電視劇全程畸形制作“IP電視劇”速成法
口述:宋方金
劇本沒寫完先開拍
1場戲里30多個角色全是替身在演
誕生“表情包式表演”
“飆戲”交給配音演員
“濾鏡”影視劇泛濫
演員關心制作方是不是買收視率
【宋方金】
建組期
誰紅就簽誰,不斟酌角色
如今制作發行方、播出平臺最關心是由哪幾位演員陣容來擔當此劇主演,不管該演員是不是適合這個角色,只要當紅、知名、有話題熱度便可行。乃至部份投資方只認當紅流量演員,其他1概不論。
看著演員檔期寫劇本
如今影視劇充斥著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品,質量差的文學含量低的原始文本很少能有時間打磨,由于劇本創作周期得靠演員檔期決定。比如現在3月份,A明星表示5月有檔期,那編劇就必須在2個月內寫出劇本。劇本創作就沒有依照客觀生產規律來,草率寫作,經不起考量。
拍攝期
表演新體系:表情包表演
由于進組多數情況下沒有劇本,演員到了現場不知道要拍甚么;就算有劇本也懶于研究,所以如今拍攝現場基本沒有“講戲”這1說法。不背詞、不搭戲,怎樣演呢?——進行表情包錄制:這類表演指的是演員只拍臉部戲,各種角度、各種表情、需要變化環境時要不對著天拍,要不對著大樹,要不對著墻,喜怒哀樂、把臉部戲拍完后,剩下的交給替身。
全新影視劇類型:替身大戲
從文替到武替,乃至是啼笑皆非的“飯替”、“摔替”,給A設置好5、6個替身演員來1條龍表演(編者注:新京報也曾調查過“濫用替身”,文尾有鏈接可看)。乃至有過這樣的真實案例:有1場戲拍的是大全景,拍戲的310多個人全部是替身,1點都不夸大,絕對真實,如今觀眾看到的很多都是這般驚天地泣鬼神的“替身大戲”。
導演認真導戲?40集15天就可以拍完!
原來拍攝現場“導演反復講戲”現在少見。拍1部30到40集的劇,過去怎樣著都需要半年,但明星主演給劇組檔期有限,現在可以利用技術與替身用15天時間就拍完。所以拍攝原則以“求快”為主,拍不好想再來1遍的演員基本沒有了,現場全是“過過過”的聲音。
演員藝德低下,老演員痛苦
普遍存在演員藝德低下的情況,不研究怎樣塑造角色,只研究如何塑造自己。例如某資深老演員動情地和某明星A對戲,老演員每次都情緒到位能哭出來,可無奈A就是記不住詞也背不出來,1遍遍NG,最后老演員實在是哭不出來了。像這樣認真對待表演的演員,若每次得到的只是對方無意配合、對搭檔創作的不尊重,該有多失望啊。到了這些不負責任的劇組,很多好演員終究也被逼無奈,被逼變成了為了賺錢而賺錢,無創作空間可言。
更不用說“演員”這個身份對現在很多藝人來講完全名不符實,他們就是明星,在拍攝期間比誰的房車高級,誰的助理、保鑣多,直升機在空中接來接去趕通告,為最少的表演卻1點苦都吃不得,惹毛了大不了就不拍了。
遐想當年唐國強為自己被貼上“奶油小生”的稱號痛哭了1場,“奶油”是好的,“小生”也是好的,但唐國強認為這4個字遠遠不能概括自己的表演。而現在呢,真正思考演技的演員太少了。
后制期
“飆戲”的事留給配音演員
很多演員不背詞、不研究戲,拍了半天就做個表情,其他留給配音演員“飚戲”。曾1位資深話劇演員到了現場,導演就通知他“劇組不錄音”,沒有收音、同期聲也就意味著表演質量大打折扣,這位演員相當憤怒,但也很無奈。
后期“萬能”
沒有同期聲、沒有實景拍攝、沒有演員到場,所有的設置布景、偷梁換柱就交給后期制作,換景、摳圖、合成、殊效代替了本來實拍到達的效果,本末顛倒。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1些好演員有時間演戲,制片方卻不讓演,由于TA演幾萬塊1天,替身只要幾百塊錢,能省錢糊弄過去就好。
后期如今成“萬能”,有些演員不會為演戲補課,卻相當重視鏡頭里美不美。前期表演缺點、乃至顏值缺點都由后期來改正,這也是為何現在這么多“濾鏡”影視劇。
播出
買假收視率、水軍…惡循環
全部行業都在為造假者打工,現在很多演員都很關心制片方會不會買收視率。目前播出的很多電視劇,就算是質量經不起考驗的,也常常破收視紀錄、點擊率,造成1派繁華的景象。再不行就再買水軍、買粉絲來追捧,全部流程構成1個閉合式的鏈條,惡性循環。
記者對話宋方金:亂象已成普遍現象?
記者:上文中有這類“亂象”的劇組,在全部行業占比多大?
宋方金:最近45年,這類演員和劇組非常多,可以說目前橫店大部份劇組都不認真,絕不夸大地說比率已到達90%以上。昨天某部戲的副導演還流露,正在開工的“不認真”劇組也有90%,只有像鄭曉龍導演、劉江導演的劇組還在依照正規拍戲的流程拍戲,很多IP劇、電視劇沒有完全的劇本就開機了。
記者:“小花”“鮮肉”真的如文中所說,都這么不敬業嗎?
宋方金:目前的年輕演員98%都是這樣,你1定要這樣寫,我會為我說的每句話負責任。
記者:很多關于演員的藝德、職業操守的探討,有人說在運轉的利益鏈中,演員實際上是最后1級的,是不是所有鍋都應當由他們來背?
宋方金:不能說責任全在演員,而是每一個環節都有問題。現在導演、制片人、編劇都可以換,惟獨演員不能換,所以這些行業亂象就在演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1個基本價值觀都扭曲的劇組還做甚么創作?資本站在明星那邊,動不動片酬就上億,從根本上來講需要打擊收視率和數據造假,從外界對他們進行催促,才能把不良風氣逐步改變。
記者:演員特權真的在片場橫行嚴重?
宋方金:由于市場和外界的追捧嬌慣,片場就沒有“演員”1說,更多是自視為明星。比如片場會有明星餐、明星助理餐、替身餐、場工餐等,連飲食都要分級,實在悲痛。據我所知韓寒和侯鴻亮的劇組就不會分這些等級,大家都吃1樣的,都坐在1起吃,讓劇組的人感到被尊重。可以說,生產價值觀的影視劇,生產進程中就充滿了價值觀。
記者:“臥底橫店”1文中,還有其他的細節沒有收錄進去的嗎?
宋方金:這次的文章主要是在討論表演,還有很多關于演員品德、修養方面的問題沒有加入。例如有些年輕演員之前演戲非常重視禮貌,紅了以后就忘了本,常常不把先輩當回事,想睡覺就停工,不想拍就讓5610歲的老先輩等他心情好轉,1等就是34個小時。
【記者補充手記】
兩年前,宋方金曾因“改劇本”與宋丹丹產生過爭執,討論過劇本應不應當改。而現在,宋方金說,“沒有人看劇本了,主要看人來不來,再說他連戲都不自己演他改甚么改,能有主演來現場就不錯了。”
采訪末尾,宋方金還向記者提到,今年陳道明擔負全國政協委員任職到期,他最后1次的提案就是對收視率、數據、票房進行打假,“這次提案無疑是為行業除害造福,有關部門、公眾外界必須對這些事情引發重視,才能有效地打擊行業亂象。”
補充說明:文章中,宋方金提到310多人1場戲全是替身,這個數據讓人瞠目結舌,他表示這個數字絕對真實。
“全部行業都在給演員打工,現在大部份影視公司1年的利潤都比不上演員的片酬,行業的很多環節出了問題,不認真拍電視劇都能賺錢,未來誰會去認真創作呢?”宋方金說。
來源:新聞閣 以上就是關于“98%鮮肉不敬業 編劇“臥底橫店”爆料行業內幕”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98%鮮肉不敬業 編劇“臥底橫店”爆料行業內幕”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