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回應“過半醫生拿回扣”完全斷章取義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天,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的一句話,“54%醫生表示曾接受藥品回扣”成為各大網絡關注的焦點,被瘋狂轉載。本想以此來呼吁中國醫療行業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但卻被很多媒體錯誤解讀。饒克勤對此有何回應?他如何看待這組數字?對于醫療行業職業道德建設,他又有何建議?今天中午,饒克勤獨家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在本周三舉辦的第二屆中美健康峰會上,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在峰會的“專業素養與職業精神”板塊,發表了主旨演講。為了呼吁中國醫療行業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饒克勤引用了一組數據,數據顯示,“54%的醫生表示曾有過接受藥品回扣的行為,39%的人說曾接受醫藥公司的會議資助。”但是,讓饒克勤沒有想到的是,這段引述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一些媒體紛紛以此作為標題進行報道,而各大網站也瘋狂轉載相關消息。
饒克勤:今天早上我一看,“54%醫生曾經表示接受過藥品回扣”,實際上這就成了新聞的炒作。我覺得這個不對。說我們這些專家學者,來說明一個問題的重要性,我們要加強醫德建設的必要性的時候,引用了人家的調查結果,就成了新聞媒體的一種炒作,我覺得這個不太應該。
而更讓饒克勤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是,很多媒體的表述方式完全偏離了自己的觀點,饒克勤說,這完全是斷章取義。
饒克勤:我引用了一些專家學者他們的文章,說明醫德問題是很重要的,這個并不是我說的。你舉一個例子,引入一個文章的觀點,就成了你說的話,成了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這個是不對的。這是斷章取義,他把人家正確的思路給搞偏了。
據稱,這一數據來自一項名為“透視醫生調查”的研究。對于這組數據中所表述的54%的醫生表示曾有過接受藥品回扣的行為。
饒克勤:我認為這個調查有一定的現實的警示意義。我們承認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正視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看到這些問題它會帶來什么危害性,所以我們加強這個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性。但媒體不應該說,你把這個問題揭示出來,正視這個問題,就成了對醫者或對整個衛生行業的否定。
饒克勤表示,醫改3年以來,雖然我國城鄉居民醫療服務滿意度有所提高,對門診和住院服務不滿意的比例也在降低,但同時也面臨部分地區醫患關系緊張、醫德滑坡等諸多挑戰。而對于未來如何加強醫療行業職業道德建設,饒克勤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對醫生職業精神的教育和培養,塑造他們的職業素質。
饒克勤:因為在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們的醫院、的醫生也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經濟效益和商業利益的一沖突,我們醫生從教育培訓中間這塊就顯得比較薄弱,也就是說我們怎樣去正確的弘揚我們的職業的精神,讓我們的醫生真正的體現救死扶傷、人道主義的精神。
饒克勤也呼吁,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得到社會的尊重。
饒克勤:因為他是一個高風險,高勞動強度,他本身也受到一些職業的危險因素的危害,比方說放射科,他本身就要去吃射線。所以他的這種勞動的特殊性必須要受到社會的尊重。 以上就是關于“中華醫學會回應“過半醫生拿回扣”完全斷章取義”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中華醫學會回應“過半醫生拿回扣”完全斷章取義”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