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我國科學家為破解埃博拉病毒指明方向
2014年席卷非洲的埃博拉疫情,奪走了上萬人的生命,人們談埃色變,卻束手無策。經過兩年研究,我國科學家高福院士研究組率先在國際上破解了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全新機制,為防控埃博拉疫情指明了方向。這一重大成果今天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上。
我國科學家發現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原理
早在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發,我國政府派出62名工作人員組成首批移動實驗室檢測隊出征塞拉利昂,高福院士受命任中國CDC實驗室檢測隊前方工作組副組長,在此期間他就曾發表過埃博拉病毒基因進化重大研究成果。
“所有病毒都不能獨立存活,它必須寄生在活的細胞里才行,埃博拉病毒也不例外。”高福院士解釋說,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囊膜病毒,它非常聰明,會偽裝自己,悄悄潛入,一旦突破防線進入人體細胞內,形成內吞體,它就會脫下偽裝;跟著,病毒表面附著的糖蛋白會被“激活”,與細胞內吞體上面的受體相互作用,發生膜融合,釋放自己的遺傳物質。通過晶體結構解析后,科研團隊發現,埃博拉病毒表面糖蛋白與NPC1(尼曼匹克癥C1蛋白)受體結合后,就像鑰匙插入門鎖,開啟了病毒感染過程。“這一過程在藥物開發上給全世界科學家提供了足夠的想象力。換句話說,如果你能設計出一把不會轉的鑰匙去堵住鎖孔,就會阻止這個病毒感染的過程,從而達到抗病毒效果。”
為人類攻破埃博拉指明了方向
艾滋、流感等以往研究的病毒,通過與細胞膜上的一種特殊蛋白結合,就可以入侵細胞感染人體,但是埃博拉病毒卻完全不一樣。它和細胞膜上的蛋白結合后,會以細胞內吞體的形式存在,必須經過第二步,病毒的膜和內吞體的膜兩者融合,才能最終感染人體。我國科學家率先破解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的機制,為人類攻破這一重大傳染疾病指明了方向。
“傳染病無國界,病原微生物既沒有護照,也沒有簽證,但它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高福呼吁,我國傳染病防治應關口前移,真正將實驗室建到傳染病發生地,不要等傳染病來了再去應對。
世衛組織于當地時間14日宣布,利比里亞埃博拉疫情結束,至此這場在西非三國肆虐兩年的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此前,在2015年12月29日和11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分別宣布,幾內亞和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結束。世衛統計數據顯示,爆發于2014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吞噬超過1萬1千3百條生命。 以上就是關于“重大發現!我國科學家為破解埃博拉病毒指明方向”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重大發現!我國科學家為破解埃博拉病毒指明方向”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