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夏玉米花粒期管理要點
黃淮海夏玉米花粒期管理要點
黃淮海夏玉米花粒期管理要點
玉米花粒期是指從抽雄穗至成熟這一時期。進入花粒期,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生長發育停止,繼而轉向以開花、授粉、受精和子粒灌漿為核心的生殖生長階段,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子粒開始灌漿后根系和葉片開始逐漸衰亡直至成熟。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保證授粉良好;維持較高的群體光合生產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早衰,促進子粒灌漿,提高成熟度,爭取粒多、粒飽、高產。 管理技術 1.防止吐絲期受旱。玉米抽雄至吐絲期耗水強度大、對干旱脅迫的反應也最敏感,是玉米一生當中的水分“臨界期”。干旱發生的時間距離吐絲期越近,減產幅度也越大。吐絲期干旱主要是影響玉米植株正常的授粉、受精過程,影響子粒灌漿,使禿尖增多,穗粒數減少,千粒重降低。因此,在生產當中如抽雄至吐絲期出現干旱,可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灌溉。 2.酌情追施花粒肥。抽雄至吐絲期間追施的肥料稱為花粒肥,主要作用是促進子粒灌漿、防止后期植株早衰、提高千粒重。花粒肥以速效氮肥為宜,施肥量不宜過多,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7.千克,在玉米行側深施或結合灌溉施用。花粒肥主要適用于高產田和高密度田塊。 3.雌雄不協調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在玉米抽雄至吐絲期間,低溫、陰雨、寡照以及極端高溫等不利天氣條件常會導致雌雄發育不協調,影響正常的授粉、受精,減少穗粒數,最終導致減產。此時,可在有效散粉期內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增加穗粒數。比較簡單的做法是,在兩個豎竿頂端橫向綁定木棍或粗繩,兩人手持豎竿橫跨玉米壟行走,用橫竿或繩輕輕擊打雄穗,幫助花粉散落。人工輔助授粉過程宜在晴天上午9點以后至下午4點以前進行。 病蟲害防治 花粒期是植株生殖生長旺盛和子粒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玉米植株根系吸收的營養及葉片光合作用的產物甚至植株本身的營養成分都向果穗輸送,植株的抗性降低,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該時期是各種葉斑病的發病時期和病毒病、瘋頂病、瘤黑粉病、莖腐病等多種病害的顯癥時期,也是果穗害蟲為害的高峰期。此時,田間玉米植株高大濃密,加之夏季的酷熱高溫,現有的一般化學農藥噴霧等技術措施雖有明顯效果,但田間操作困難,防治成本相對較高,所挽回的損失往往抵不上投入成本,難以推廣應用。所以,針對該時期玉米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是利用抗病品種,輔助其他耕作、栽培措施予以防治。 防早衰促早熟 1.防早衰技術。早衰指玉米在灌漿乳熟階段,植株葉片枯萎黃化、果穗苞葉松散下垂、莖稈基部變軟易折、千粒重降低造成的減產現象,農民稱之為“返稈”。一般多發生在壤土、沙壤土、種植密度較大和后期脫肥的田塊,有些是鐮孢菌莖腐病的黃枯類型。玉米發生早衰后,莖稈變軟易折,根系枯萎,果穗下部葉片枯萎,上部葉片呈黃綠色,有時呈水漬狀,全株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死。防止早衰技術包括:①使用抗早衰品種,確定適宜密度,改善群體光照、水分及營養條件。②科學合理施肥,生育后期用肥,保證植株有充足的營養,增強光合作用,防止早衰。③及時灌溉及排水,使根系處于良好生長環境。④隔行去雄,及時側向掰除無效穗,防止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使主穗正常生長發育。⑤及時防治病蟲害,特別是莖腐病(青枯病)。 2.促早熟管理技術由于播種過晚、苗期發育延遲、C/N比值過小、營養失調等原因影響玉米生長發育周期,從而出現營養生長過旺,生殖生長延遲的現象被稱作貪青晚熟。貪青晚熟的玉米成熟延遲,植株病蟲害和倒伏現象嚴重發生,產量降低。另外,跨區引種、盲目引種,使用晚熟品種,也會造成正常年份玉米不能正常成熟,在非正常年份玉米減產甚至絕產,品質下降。 晚熟玉米管理技術包括:①選生育期適宜的品種及相適應的種植技術。②適時播種。播種時間不遲于推薦的最晚播期。③及時定苗,促進早期發育。④增施鉀肥,中后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減少中后期氮肥投入。⑤去除空稈和小株。⑥打掉底葉,帶稈采收,促進后熟。⑦玉米灌漿結束后,將果穗內外皮剝開,促進子粒成熟。摘自《黃淮海夏玉米田間種植手冊》
心臟病心絞痛吃什么藥旺旺棋牌脈絡舒通丸一瓶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