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致命“軟肋”被找到 疫苗防艾不再是夢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10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站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艾滋病病毒外殼上一個易被攻破的弱點,這能夠解釋之前相關試驗中一種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問題,將有助于開發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美泰聯合研究取得突破
幾年前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曾聯手進行一個代號為RV144的艾滋病疫苗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能夠幫助部分人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它的有效性只有31%,這一問題讓研究人員百思不得其解。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前述試驗中一些參與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況進行了仔細分析,結果發現,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上一個名為V1/V2的地方是疫苗有效與否的關鍵。在那些注射疫苗且起到保護效果的人群中,疫苗會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對艾滋病病毒的這個部位進行攻擊;而在那些注射疫苗但仍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群中,他們感染的病毒多是在V2這個部位發生了變異。
研究人員因此認為,這個部位是艾滋病病毒易被攻破的弱點。據估計,只要艾滋病病毒的這個部位沒有變異,注射疫苗可以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降低80%。而對于那些這個部位產生了變異以掩蓋自身弱點的艾滋病病毒,現在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研發新疫苗,針對這個弱點窮追猛打,幫助實現通過注射疫苗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夢想。
“疫苗防艾”將不再是夢想
科學界早已認識到,研制疫苗是抗擊艾滋病病毒最為有效的良方。但在人類發現艾滋病病毒后的30多年里,科學界進行了數十種疫苗的臨床試驗,數萬名志愿者參與了試驗,但大部分研究都以失敗告終。而此次研究成果給了研究人員重新樂觀的理由。
客觀而言,一種疫苗具有降低不足三分之一感染風險的免疫效果,遠未達到可以大規模進入臨床應用的標準,有效疫苗應該至少能將感染風險降低50%。而本次發現有望將預防效果大幅提升,利用疫苗預防艾滋病將不再是夢想。
這一成果表明,成功研發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完全可能,人類擊敗“世紀瘟疫”大有希望。
毫無疑問,艾滋病病毒復雜的變異性預示著人類對抗艾滋病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盡管身體試圖自我防御,但無法跟上病毒變異的速度。
因此,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人類疫苗研究所所長巴特·海恩斯認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必須能激發人體產生廣譜中和抗體,這樣病毒無論如何變異都將被抑制。 以上就是關于“艾滋病毒致命“軟肋”被找到 疫苗防艾不再是夢”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艾滋病毒致命“軟肋”被找到 疫苗防艾不再是夢”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