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期貨多空膠著四萬一線拉鋸了
銅期貨多空膠著 四萬一線拉鋸
1月臨近尾聲,國際銅期貨價格暴跌再創新低,但隨即超跌反彈并收出長下影線,而滬銅則圍繞40000元/噸附近上躥下跳,銅市增倉放量暗示多空在低位分歧加劇,雖然宏觀和供需的大環境仍偏悲觀,但短線銅價技術性反彈動能不容小覷,投資者宜謹慎對待。
國際市場,歐元區1月以來風險事件不斷爆發,繼瑞郎脫鉤和歐版QE之后,希臘大選使其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新政府上臺令債權人心慌慌,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一方面刺激歐元兌美元大幅下挫,另一方面對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形成壓力。
但回顧歷史,金融市場對風險事件的反應往往會過度,特別是恐慌情緒導致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往往隨后會出現反向投資的機會
,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行情由此產生。事實上,此次希臘大選的負面影響力較為有限,雖然該國新組建的聯合政府持反緊縮立場,但歐元區與希臘新政府最終互現妥協的概率較大。國際債權人雖不愿在債務減計方面讓步,但很可能通過延長債務到期期限、削減債務利率等方式避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黑天鵝事件。
因此,隨著市場理性回歸,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必將大幅緩解,接連突破的美元指數面臨高位調整的壓力,將為疲軟的大宗商品提供喘息之機。
國內方面,2014年GDP增速最終落在7.4%,高于市場預期,房地產和制造業增長雖仍在放緩,但在2015年國內經濟穩增長的定調之下,固定資產投資和基建規模料將放大,央行[微博]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也愈發靈活,上半年再次降準的可能性較大,資金面逐步寬松對銅市將有一定的利好帶動。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對傳統實體的提振還有待落地,2015年電投資中主力軍在特高壓建設上,電建設過程中實際用銅量或相對有限,而房地產也仍是市場的心病,雖然預計銅產業寒潮難散,但2015年銅需求增速仍將有所回升。
此外,國儲局收銅傳聞沸沸揚揚,對銅價構成較強信心支撐。日前外媒報道稱中國國儲局將出手收銅2萬噸,雖然難以確切證實,但一方面是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另一方面是銅價處于歷史低位,國家出于戰略需要和少部分經濟考量,低位收儲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對比2014年銅價走勢來看,國儲局出手可能成為市場階段性的轉折點。
宏觀面來看,世界各國經濟前景的分化使得全球匯率戰的傾向顯著增強,而地緣政治危機對金融市場的負面沖擊不斷加劇,產業資本從實業轉入金融領域以追求更高回報,銅等大宗商品的融資活動減少增加了供需失衡的壓力。
從成本角度來看,原油等能源價格大幅下滑以及非美貨幣大幅貶值,導致亞洲、南美和澳洲等主要商品生產國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滑,生產商能夠在商品價格持續下滑的背景下保有利潤以繼續擴產,為銅等大宗商品打開了下跌空間,但這種下滑是漸進式,商品成本難現斷崖式暴跌。
次日留存率45%+ 筆者認為,預計2015年國內銅市將延續供需緊平衡的狀態,雖然銅價重心還將繼續下移,但1月以來銅市新一輪的暴跌有些過度,短期利空出盡或孕育反彈機會。操作上,建議短空 落袋為安為宜,激進的投資者嘗試40000元/噸以下多頭輕倉入場,參考止損位在39000元/噸附近。
手機看久了眼睛模糊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