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首診治療很關鍵
近日,“魏則西事件”的持續發酵,使得“滑膜肉瘤”這個陌生的名詞也跟著火了,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給魏則西治療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到底靠不靠譜呢?
滑膜肉瘤(圖片來源:網絡)
肉瘤是少見的惡性腫瘤
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張宏冰介紹,包含滑膜肉瘤在內的“肉瘤”和我們常說的“癌”屬于不同起源的兩大類型惡性腫瘤。其中,發生于軟組織的叫做肉瘤,比如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等。它和癌的發病率、治療方式和治療效果等都不盡相同。而滑膜肉瘤的好發部位包括肢體、軀干、腹膜后等。
據了解,肉瘤是少見的惡性腫瘤,在全世界的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三左右,也就是說每10萬個人中僅有三個人發生肉瘤,而滑膜肉瘤則更少,即使在軟組織肉瘤中也僅占10%,國內大約70%滑膜肉瘤患者就診時已為中晚期。主要原因是早期癥狀不明顯,出現的關節疼痛與腫脹常被誤診為損傷或關節炎等,尤其是對于多發群體青年而言,很多時候以為是近期運動損傷或者是生長期的骨痛,直到腫塊飛速發展且疼痛劇烈才就醫,而此時多已進入中晚期。
“手術是該種腫瘤的最主要治療手段,局部晚期或孤立轉移需要考慮加放化療等綜合治療。首次治療很關鍵,尤其是外科手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種腫瘤的預后。去有經驗的醫療中心,找學術及臨床水平都很過硬的專家進行治療很關鍵,”張宏冰表示,“早期的徹底的根治性手術治療,可以讓該腫瘤的復發率大為下降。”
免疫細胞治療限定在臨床研究
“魏則西事件”中所涉及的“DC-CIK生物免疫療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與癌癥免疫療法是什么關系?
張宏冰介紹,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類認識到自身體內的T細胞、NK細胞等免疫細胞具有清除癌細胞的功能,于是出現了癌癥免疫療法。“癌癥免疫療法是一個很大的類別,DC-CIK免疫療法是早期的療法,治療效果并不佳,在歐美屬淘汰技術。但是一些新興生物免疫療法是目前被醫學界視為人類攻克癌癥的一項前沿技術。”
中國國家“千人計劃”基因與細胞治療學專家楊光華公開介紹,“魏則西事件”所涉及的DC-CIK免疫療法于1991年由美國科學家提出,1999年進入臨床試驗?,F有資料顯示,DC-CIK免疫療法在臨床試驗中沒有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試驗數據庫中,與DC-CIK療法相關的研究有30個,但針對魏則西所患滑膜肉瘤這一惡性腫瘤的DC-CIK療法臨床試驗數量為零。
目前新興的免疫治療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把腫瘤的特征“告訴”免疫細胞,讓它們去搜尋、殺傷;另一種能讓免疫細胞不被麻痹,繼續攻擊腫瘤細胞。第一種思路的代表是目前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CAR-T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簡言之就是抽取患者體內的T細胞,經過“訓練”讓它們認出腫瘤細胞的樣子,再輸回患者體內進行“戰斗”。CAR-T療法在很多國家都有臨床成功案例,對淋巴瘤、白血病、神經膠質瘤有不錯的療效。第二種思路的代表是PD-1抗體藥物,能阻斷腫瘤細胞對T細胞的“欺騙”,讓T細胞恢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而魏則西托香港朋友帶回來的產生療效的“靶向藥”Keytruda,正是最早被美國FDA批準的首個PD-1抗體藥物。在此之前,日本也批準了一種PD-1抗體藥物Nivolumab。
張宏冰表示,按照目前國家衛計委頒布的《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免疫細胞治療被限定在臨床研究范疇,醫院可以開展免疫治療臨床研究。“鑒于目前生物免疫治療市場很混亂,期待衛生部門盡快出臺相關制度來進行監管。” 以上就是關于“滑膜肉瘤首診治療很關鍵”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滑膜肉瘤首診治療很關鍵”內容,謝謝!
- 太陽大勝鵜鶘更以天王山!布里奇斯統治攻守,雙核太穩,CJ引發崩盤
- 澤璟精細化工:鹽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療重型新冠狀肺炎患者的臨床試驗獲得批準
- 核酸藥物行業發展不無關系,國內企業有望后來居上
- 搬家入宅不能馬虎,要忽略這幾件事!
- 孕晚期孕媽身體有這些感覺,胎寶可能較早于預產期發動,盡較早去醫院
- 發改委:嚴查近期區域、近期對象,確保今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 【走近老區看新貌】養山護山闖新路 碳中和理念蔚然成風
- 房山區揭曉風險點位,涉超市、核酸采樣點等!經開區緊急通知→
- 拿回扣當“敲門磚”被罰,招采信用評價“黑名單”組態顯現威力
- “紅臉性狀”竟會影響心血管
- 蚌埠黃莊橫街朝陽社區開展“十項暖民心”行動口腔健康講座活動
- 給老京巴狗吃阿司匹林會不會中毒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