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業利空傳聞主導市場政策性風險已釋放
銀行行業:利空傳聞主導市場 政策性風險已釋放
主要經濟體:貨幣層面有改進,實體層面無起色。
2010年8月,主要經濟體實體經濟運行態勢沒有呈現出明顯的起色。貨幣層面,主體經濟體貨幣供給增速提高,通脹率出現小幅的回升,但是仍為延續溫和通脹。實體經濟層面,主要經濟體的失業率在安穩運行中出現微幅提高。3季度的經濟增速需要在未來的公布。在實體經濟沒有出現明顯起色的情況下,各國繼續保持低利率政策,實行擴大性的貨幣政策,美國和日本再次開始實行擴大性宏觀政策。
8月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好于預期,9月資金市場收益率回升2010年8月,中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升,我國貿易順差額開始縮小。中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升,貿易順差延續,這些事實表明中國經濟復蘇相對好于市場預期的概率在增加。
9月,LIBOR 繼續保持下跌,但是跌幅減少,著落了7%。9月,SHIBOR 上漲,但是漲幅縮小,銀行間市場國債收益率漲幅提高,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78%。
9月,利空傳聞主導市場,銀行板塊下跌2.87%。
市場上關于銀行業監管的政策傳聞不絕于耳。比如:2.5%的撥備要求,資本充足率要求提高到15%。宏觀政策方面傳聞包括:加息,實行保值補助儲蓄,儲蓄存款利率可能上調。這些傳聞并沒有被市場兌現。
9月,光大和中行出現小幅上漲,其他銀行股股價下跌。9月,銀行板塊指數下跌2.87%,上證指數微幅上漲0.64%,銀行板塊表現弱于市場。其中,工行、農行、建行和交行跌幅較小,中小型銀行跌幅偏大。另外,在9月的最后5個交易日中,大型銀行(工行、建行、中行)逐日上漲。
銀行板塊指數的一個套利定價模型。
APT(套利定價理論)模型給出的資產預期收益率和因素風險之間的關系,正式提出了資產面對的具體風險的來源——因素風險。銀行板塊指數收益率的因素風險包括:中國GDP,社會零售銷售增速、中國CPI、英國CPI、SHIBOR。本文構建了具體的季度、月度的套利定價模型。
借用以上的分析框架,如果銀行業監管保持穩定,10月份銀行板塊上漲的因素風險來自社會零售銷售增速,中國和英國的CPI,4季度下跌的因素風險是明年1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綜合宏觀基本面來看,10月銀行股上漲的動力較大,上漲空間2%-6%投資建議:
10/11銀行業平均PE10..07/8.22,PB1.72/1.52,相對09年上市銀行11.89倍的PE 和2.01倍PB,銀行估值優勢進一步擴大,安全邊界較大。我們認為:9月政策性風險得以釋放,政策性風險致使的銀行板塊下跌5%,傳聞沒有得到兌現,市場存在自我修正的需要。結合基本面判斷和估值優勢,我們繼續保持銀行業“增持”評級。推薦股票:招商、北京、民生,中信。
藥品氣血不通
男科醫院
細短毛刺如何治療
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