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菜籃子啟動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
6月13日,記者從浙江舟山市“菜籃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菜籃子”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實施。
前三年,舟山市基本建成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價格波動可控、市民普遍滿意的“菜籃子”產供銷管綜合服務保障體系。接下來的三年,在鞏固成果的同時,市“菜籃子”工程將繼續保價穩供,加強品牌打造。
探索建立菜價調控分級響應機制
去年,舟山市全年菜價平穩,“馬大嫂”們感觸最深。
從采價數據來看,去年舟山市蔬菜、豬肉等品種的價格與寧波市場的差距逐步縮小,且豆制品價格常年低于寧波市場。國有農貿市場8個肉類品種、30個蔬菜品種、2個禽蛋類品種、3個豆制品品種零售價格與寧波城區菜場差價控制在5%左右,常年平價供應10個冰凍海鮮產品,并確保供應充足。
市民的“菜籃子”拎得重不重,價格是其中最大的因素。為保長期價格穩定,我市將建立“菜籃子”價格長效調控機制。
“在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市場主導的前提下,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價格調控機制。 ”市“菜籃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三年,將重點針對大眾菜品,按照市場季節性運行規律,以上市量、批發價格波動幅度和與寧波主要市場價格比對作為市場應急調控的基本預警指標,逐步探索建立菜價調控分級響應機制。
加快“菜籃子”品牌化建設
未來三年,圍繞“幸福舟山”“品質舟山”建設,舟山市“菜籃子”工程將繼續發力。
“‘菜籃子’產品只打‘平價’牌還不夠,需要穩定提高產品供應水平,強化有效生產能力。 ”該負責人表示,三年內,舟山市將建設一批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蔬菜生產基地,推進老基地改造提升,強化基地防汛抗災能力,穩固蔬菜種植面積。
同時著重推進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業發展,推進規模化基地建設。力爭到2020年,建設規模以上畜禽生產養殖基地2個,改造提升初級水產品養殖基地6800畝,培育名特優的生產、流通領域主體各10家,配送領域3家,生豬、禽蛋自給率保持穩定,水產品供應基本滿足本地市場消費需求。
此外,將優化產品生產方式,補齊蔬菜加工短板,提高豆制品加工、豆芽孵化技術。確保到2020年蔬菜年加工能力達2萬噸以上,豆芽菜年生產能力達3400噸以上。
改造提升農村農貿市場90個以上
市民需求的不斷變化,也要求“菜籃子”工程進一步優化結構。
根據《計劃》,三年內,舟山市在不斷強化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綜合性超市的服務能力,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強化流通升級的基礎上,改造提升農村農貿市場,強力推進馬路市場整治,努力創建星級農貿市場。
計劃到2020年,改造提升漁農村農貿市場(含集中交易點)90個以上,力爭40家以上漁農村農貿市場達到星級標準,國有農貿市場攤位租費在現有基礎上累計降低10%。確保到2020年,形成快速檢測全覆蓋,定量抽查常態化的格局,全市城區、中心鎮農貿市場和農村較大農貿市場檢測公示率達到100%。
同時,進一步擴大產銷對接規模,繼續推進“菜籃子”各類供應店建設,打造供應網點“旗艦店”,力爭到2020年,建成“菜籃子”供應店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