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業務縮水催生期貨業三大嬗變呢
以兒童用品和家居用品為主的購物中心四層是最熱鬧的 經紀業務縮水催生期貨業三大嬗變
在當前收緊的貨幣政策環境下,收入和利潤的雙降,讓期貨公司也感到陣陣寒意。在此背景下,不少期貨公司開始謀劃業務調整和戰略轉型,證券時報為此采訪了多家公司,探尋行業發展新的趨勢。
三大新業務謀突圍
期貨投資咨詢、境外期貨經紀與期貨資產管理(CTA)是國內期貨市場的三大創新業務。其中投資咨詢業務的正式開閘,讓期貨公司看到了走出經紀業務縮水困境的希望。
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陶金峰對表示:咨詢業務將主要針對法人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量化和金融風險控制方面的咨詢服務。據了解,已有期貨公司和客戶成功簽約投資咨詢服務,嘗到了新業務的甜頭。8月份首家獲得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宏源期貨,已推出其首款交易咨詢類產品宏源量化對沖策略1號。
相對于投資咨詢,期貨公司更企盼還未放開的資產管理業務,練兵也已提前展開。一些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則借道基金專戶、信托產品和私募學習經驗。
國泰君安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基金專戶已經比較成熟,去年以來發展較快,券商自營也維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另外,通過與私募基金的溝通,探討產品規劃思路和運作流程,在合規的前提下盡量多進行嘗試。
另外一些期貨公司則通過集團或控股子公司的貿易、投資平臺渠道,繞開相關政策限制,實際已經間接地展開了資產管理或自營業務。比如,東航期貨母公司東航金融曾推出種子一號(FOF,即FundofFund)基金培養計劃,以交易大賽選拔優秀基金經理。
而在境外期貨業務上,南華、中國國際和廣發等6家期貨公司已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吸引部分國內投資者參與海外市場。
拓展現貨產業
期貨公司經營思路轉變,也反映到業務布局的調整上。調查發現,一些公司已從之前克隆證券業的廣招經紀人、撒拉客戶模式,逐漸過渡到重點培養專業團隊,挖掘產業和機構客戶。
南華期貨是期貨公司傳統業務的成功樣板。面對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宏觀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南華期貨積極調整,在原有業務構建基礎上,加大對產業、機構客戶的拓展。
服務實體經濟是證監會對期貨行業發展的定位。今年《期貨公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試行辦法》的推出
,明確了期貨公司可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咨詢服務,業內認為,規模適中、走專業化道路的期貨公司將更容易度過漫漫長冬。
行業整合啟動
期貨公司今年已拉開了行業整合的帷幕。
9月9日,中國中期(000996,股吧)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參股的中國國際期貨(博客,微博)擬以3.875億元的對價吸收合并珠江期貨,其中包括現金1.5億元和合并后存續公司中國國際期貨2500萬股股權(按9.5元/股計算,折合2.375億元)。根據雙方簽訂的《吸收合并協議》,珠江期貨原股東之一廣東雙飛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承接中國國際期貨2500萬股股權,成為中國國際期貨新股東,珠江期貨原其他股東退出。
隨后,市場又傳出中證期貨出資3億元擬收購浙江新華期貨消息,雙方高層已就并購展開了實質性接觸,預計收購最快可在10月底前后完成。
據了解,無論出于抱團取暖,還是逆周期并購的動機,不少期貨公司已在低調洽談收購合并事宜,目前有整合想法的期貨公司不少于20家。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起案例呈現了強烈的業務和跨區域的互補特征,這和2007年山東地區三家期貨公司即齊魯期貨、三隆期貨與泉鑫期貨的轄區內整合重組存在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有160余家期貨公司,相較規模更大的證券行業僅有100余家公司,僧多粥少是制約期貨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尤其目前行業景氣度下滑時期,問題就更加凸顯。為推動行業整合,今年4月證監會下發的《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對公司間合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措施。
干眼癥能用的眼藥水推薦- 明天六月初一“半年節”,隆重程度僅次于大年初一,祈福豐年人團圓
- 為解開惠勒大腦的秘密,他偷走大腦切成240塊,發現了什么?
- 85歲婆婆終于醒悟過來,她要花掉自己的天和錢不留給子孫們
- 投資者提問:公司的董事長在今年的技術年會表現形式演講中透露今年上半年的形勢不是...
- “踢進1球”贏得了20萬元頭獎!他是怎么做的……
- 泰山迎來亞冠艱難一戰:首爾將全主力出戰,泰山打進一球便是勝利
- 擠奶緊身算什么!現在“護奶緊身”才是真的火,甜中帶撩美爆了
- 27萬元威士忌途中燒毀,快遞公司愿賠2000元,原告判了
- 湖人好事將近!最完美買入或已達成,3D高手加盟輔助詹眉很適合
- 珍惜那個時會頂嘴、死不認錯的孩子吧
- iPhone 14:關于蘋果這一代 iPhone 的每一個令人興奮的謠言和泄密
- 華為回應陳茉莉之后,你知道野雞大學“愛爾蘭歐洲大學”博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