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責任”2017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在京舉行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引發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高度關注。3月8日,在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指導,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主辦的第九屆“聲音•責任”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上,與會的12位代表委員圍繞涉醫違法犯罪的預防與處理、推進多點執業、薪酬改革、設立醫師節等議題,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建言獻策。
圖為嘉賓合影
此次座談會以“人文關懷與法治智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主題,突出“法治”的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領導首次參加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此外,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有關領導出席會議,中國醫師協會齊學進副會長主持會議。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打擊涉醫違法犯罪、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通過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制度政策、實施專項行動,開展督導考核等多項措施,全國醫療糾紛和涉醫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風險隱患明顯減少,醫療糾紛數量和涉醫違法犯罪案件數量實現連續三年“雙下降”的良好勢頭,醫務人員執業環境和患者就診秩序得到明顯改善。
郭燕紅介紹,2016年,全國醫療糾紛總量10.07萬件,比2015年下降6.7%;涉醫違法案件4037件,比2015年下降14.1%。第三方人民調解成為解決醫療糾紛的主渠道。全國有7萬余家醫療機構參加了醫療責任保險,為處理、化解醫療糾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人民法院一直發揮著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嚴懲涉醫犯罪,審理了一批暴力殺醫、傷醫以及在醫院打砸擾序的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長馬巖介紹,在依法懲處涉醫犯罪的同時,人民法院切實做好醫療損害賠償案件的審判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糾紛。2016年,全國法院共審結醫療損害賠償案件20833件,其中調解結案6489件,撤訴3572件。
“涉醫犯罪成因復雜,治本之策在于綜合治理。刑罰是一種后置措施,是標本兼治的重要手段,但絕非唯一手段。”馬巖表示,今天會議的主題非常好,“人文關懷與法治智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維護正常醫療秩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確實既需要人文關懷,以人文關懷為本位,又需要法治智慧,以法治智慧來保障。
“今天的會議名稱為‘聲音•責任’,看似簡單的兩個詞,寓意非常深刻。”馬巖說,暴力殺醫、傷醫、打砸醫院等犯罪行為,嚴重侵害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嚴重擾亂正常的醫療秩序,挑戰的是人類良知和底線,毀掉的是人民健康這一社會根基。因此,從法院的角度講,強調依法嚴懲涉醫犯罪,對涉醫犯罪“零容忍”,就是我們向社會發出的“聲音”、傳達的信號,服務保障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服務保障民生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重要使命。這就是人民法院的“聲音”和“責任”。
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方面負有重要責任,發揮了積極作用。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元明在會上表示,對重大涉醫案件,堅持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應機制,組織精干力量辦理,加強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對有案不立、以罰代刑、重罪輕判等問題,依法監督糾正。進一步加強與衛計委、公安部等有關部門配合協作,完善信息通報、案件移送、偵查取證等銜接機制,形成打擊合力。加強基層辦案人員培訓,提高辦理此類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部為打擊涉醫違法犯罪活動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有效遏制了此類犯罪多發勢頭。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邊清江介紹,2016年7月部署開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截止目前共破涉醫刑事案件662起,刑事拘留687人,查處治安案件3047起,治安處罰2542人;穩控揚言傷醫人員1842人,及時制止現行違法犯罪行為911起。
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繼續會同衛生計生等有關部門,重點開展幾項工作:始終保持對涉醫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強涉醫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強化安全指導、嚴密防控措施,構建醫療機構治安防控工作新格局;強化部門協作、抓好工作銜接,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
中國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在總結講話中表示,“聲音•責任”全國兩會委員座談會連續第九年召開,在今天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層面,公檢法的四位廳局長與各位委員一起交流,委員的真知灼見,國家高法、高檢、公安部、衛計委局長們的通報令人感慨和激動。
他說,醫患關系是一個非常復雜和綜合的問題,需要依靠法制、機制來維系。醫患關系和諧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就像蓋一座大廈,有各種結構,醫生和患者是柱子,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是樓頂,是上層建筑,用法制維持著醫患關系。
張雁靈會長在會上對媒體提出了三條建議:第一要提高醫療新聞報道質量和內涵;第二要樹立正確的報道觀;第三要做有引導性的媒體,傳遞正能量。
《醫師報》社常務副社長兼執行總編輯張艷萍表示:“從9年前到今天,共邀請到了200余人次代表委員參加研討會,每年平均有19名代表員到場,雖然因為全國會議,今天人大代表不能參加,但他們會通過現場的視頻直播在線與大家交流。例如,畢宏生等代表已將議案傳遞給了《醫師報》的記者們。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搭建這樣的平臺,目的就是希望代表委員、行業之間、媒體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 以上就是關于““聲音?責任”2017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在京舉行”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聲音?責任”2017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在京舉行”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