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協會稱拒食魚翅是浪費 吃魚翅是節儉美德?

導語:吃魚翅,還是不吃魚翅,在業界和環保組織之間引發了很大的爭論。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中國水產協會稱“拒食魚翅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的觀點更讓人為之一驚。人們到底該不該吃魚翅,吃魚翅真的算得上是節儉美德嗎?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事件回放:中國水產協會稱拒食魚翅是極大浪費
7月20日,在“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一些與會專家和業界代表表示,目前中國沿海的鯊魚捕撈都是兼捕所得,不存在專門把鯊魚作為主捕魚的捕撈作業,鯊魚作為兼捕魚類,基本保持了種群數量的平衡。從美食文化的角度看,魚翅消費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非但不是對瀕危物種的消費,反而是對廢棄資源的有效利用,是中國節儉美德的體現。
調查加載...觀點PK:拒吃魚翅到底是節儉還是浪費?
中國水產協會:拒吃魚翅是浪費
拒吃魚翅造成魚鰭浪費,捕捉量不會減少
“魚翅消費導致鯊魚瀕臨滅絕”,這是中國的主流聲音。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反駁說:“這是不公平的。”他解釋說,目前中國的捕撈業沒有專門以鯊魚為捕撈對象,但由于鯊魚和其他魚類混在一起,從業者在捕撈其他經濟魚類的過程中意外捕獲鯊魚。
“只要是有經濟魚類的捕撈,就必然會有鯊魚的捕撈,這是不可避免的。”崔和說。他還指出,被撈獲的鯊魚基本上無法再存活,不利用它反而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林丁貴是香港海產品進出口貿易商會生態保護委員會的負責人,而香港一直在魚翅貿易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從今年5月開始,林丁貴開設微博,表達自己對當下“拒食魚翅”運動的反感。他認為,拒吃魚翅無法實現保護鯊魚的目的,因為歐美擁有龐大的魚肉市場,他們依舊會捕捉鯊魚,拒吃魚翅只會造成魚鰭的浪費,捕捉量卻不會因此而減少。
“鯊魚肉在歐美國家非常受歡迎,鯊魚制品也只是普通的食物。以鯊魚瀕危為由,一群吃鯊魚肉的人帶頭譴責一群吃鯊魚鰭的人。為什么一些非政府組織只呼吁‘拒吃魚翅’,卻從不提‘拒吃魚肉’?——他們背后另有目的。”林丁貴這樣認為。
他還認為,一些所謂“割鰭棄肉”的影像畫面是數碼合成的。“從經濟上看,漁民賣一套魚翅收益極為有限,魚翅源頭價很低,他們沒有動力去捕鯊割翅。捕鯊是合法漁業,在約440種鯊魚中,《華盛頓公約》收錄保護其中的4種,其余絕大多數并未瀕危。”
環保組織:吃魚翅是浪費
吃魚翅致“95%的鯊魚軀體都被浪費”
野生救援協會自2006年以來一直推動“拒食魚翅”,該協會提供的報告稱,消費者對魚翅的需求把鯊魚捕撈推向空前嚴重的程度,有些鯊魚種群的減幅高達99%,有些種群甚至已經完全消失。
這份報告還稱,每年因魚翅交易而捕獲的鯊魚約有2600萬~7300萬條,如今魚翅的價格高至700美元/公斤,消費者對魚翅羹的旺盛需求成為鯊魚捕撈業的強勁動力,目前參與鯊魚制品交易的國家已超過125個。
協會首席代表子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鯊魚重量大,對出遠洋捕撈的漁民來說,帶幾條鯊魚回去不現實。鯊魚肉需要快速冷凍處理,才能防止其中的尿素轉化為使肉產生臭味甚至毒性的氨。除魚翅外,沒有其他價值可以帶回來,所以漁民大多在海上切鰭,把其他部分丟掉,95%的鯊魚軀體都被浪費。”
專家:吃魚翅沒營養 進口魚翅浪費巨大
專家簡介:王亞民,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鯊魚保護的研究,是多個環保組織的顧問。
陳延麗,海軍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
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魚翅是鯊魚的鰭經干制而成。魚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為鯊魚的鰭含有一種形如粉絲狀的翅筋,其中含80%左右的蛋白質,還含有脂肪、糖類及其他礦物質。吃魚翅會不會導致鯊魚捕撈量增大?魚翅真如傳說中的那么有營養嗎?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觀點一:每年花費巨資進口魚翅是一種巨大浪費
“從國家利益的層面,我反對吃魚翅,但是不反對鯊魚制品交易。”接受采訪時,王亞民給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魚翅本身只是一種軟骨組織,根本就沒有任何營養價值,每年花費巨資進口魚翅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觀點二:吃魚翅必然導致鯊魚捕撈量增大
王亞民分析說,吃魚翅跟鯊魚資源量的消耗肯定是有關系的:導致鯊魚捕撈量增大,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同時,鯊魚作為一種魚類資源,是可以食用的,只要處于合理開發狀態下,鯊魚資源是可以利用的。
王王亞民認為“割鰭棄肉”的情況的確存在,且并不少見。“很多國家的漁民都會將鯊魚扔掉,只剩下魚翅,然后出口到中國。”他說,鯊魚肉很難吃、硬且粗糙,還有強烈的尿素味道,加工起來很麻煩,價值不高。
觀點三:普通深海魚的營養可代替甚至優于魚翅
魚翅含有什么樣的營養物質呢?海軍總醫院營養科主任陳延麗說,魚翅最大的營養價值是蛋白質含量比較高,但魚翅所含的蛋白質缺少一種必須的氨基酸(色氨酸),是一種不完全的蛋白。所以通常在烹飪時都要和肉、蝦等食物搭配食用。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普通的深海魚和蝦的營養價值并不比魚翅差,甚至優于魚翅,而花費卻比魚翅少很多。
觀點四:吃魚翅沒好處,只是面子問題
吃魚翅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由于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鯊魚體內中汞含量遠遠高于普通魚類。對魚翅樣品的測定也多次證明這一點。故大量吃它不利于食品安全。她說:“我本人是一個環保主義者,我一輩子都不會吃魚翅。吃魚翅,花很多的錢,既不環保,又對身體沒有好處,我認為吃魚翅只是面子問題。”
編輯觀點
張銀萍 鳳凰健康親子頻道編輯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這是有關救援組織所做的公益宣言。我想,先拋開買賣會不會影響殺戮數量、是否環保的問題,且說,魚翅本身營養價值不高,人們卻要擲千金去消費,這算是節儉還是浪費?另一方面,通常魚翅是哪些人在消費,這消費魚翅的“單”又是由誰來買?吃魚翅還算是美德嗎?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水產協會稱拒食魚翅是浪費 吃魚翅是節儉美德?”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中國水產協會稱拒食魚翅是浪費 吃魚翅是節儉美德?”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