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在中國遭遇滑鐵盧1方便面銷量下降
作為加班拍檔、創業伴侶、春運神器,曾幾何時,方便面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然而這種景象卻在近5年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
統計顯示,2011年之前,方便面銷量在中國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3年的年銷量更是創下462億包的輝煌戰績;但2013年以來,方便面銷量卻連續3年下跌,只剩380億包。
方便面在中國遭遇滑鐵盧1.方便面銷量下降
過去,中國人吃掉了全世界總銷量一半的方便面;而現在,這個數字在不斷縮小。就在5年時間里,我國方便面行業經歷了一次“過山車”。
世界方便面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2013年,中國方便面年銷量從424.7億包增長至462.2億包;從增速來看,2011年國內方便面銷量同比上升0.4%;2012年同比增長3.7%;2013年同比增長4.97%。無論是銷量還是增速均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然而,這種持續、穩步攀升的趨勢卻在2013年之后出現了轉折。
2013~2016年,中國方便面年銷量從462.2億包跌至385.2億包,跌幅高達16.66%。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曾公開表示,作為食品工業的重要板塊,全國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業利潤增長率低于食品行業整體水平,行業發展陷入困境。
2.消費者需求的升級
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方便面銷量下滑的背后是人們消費結構的轉變。“與最初‘吃飽’的觀念相比較,當前,消費者需要的是健康營養的膳食。”
種種現象讓人不禁要問,為什么2013年成為國內方便面銷量由升到降的重要拐點?國內方便面企業似乎在沒有征兆的情況下就遭遇了嚴酷的“寒冬”。方便面銷量滑鐵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隨機對身邊的10位朋友做了一次調查,其中,50%的受訪者表示超過1年未吃過方便面;70%的受訪者認為方便面并非健康食品;而90%的受訪者有過絡訂餐的經歷。
相較于方便面,絡訂餐成為大家更加青睞的消費選擇。近6年來,絡訂餐市場規模的“井噴式”增長,也充分反映了人們消費方式的變化。
3.外賣市場的崛起
當方便面銷量開始遭遇滑鐵盧時,
正是國內訂餐規模迅速擴張的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眼中的感激時期。
數據指出:2011~2016年,中國訂餐市場規模由216.8億元增長至1662.4億元,6年間增長了近8倍。
從增速來看,2012年以來,絡訂餐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平均增速50%左右。其中,2012年訂餐市場規模比2011其實對于愛情年增長54.8%,達到335.5億元;2013年比2012年增長49.8%,達到502.6億元;2014年比2013年增長71.3%,漲幅一舉突破50%,規模也攀升至860.8億元。
這與國內方便面行業2013年出現的由盛及衰的世紀拐點形成鮮明對照。2013~2016年,方便面銷量連續3年下滑,3年跌去將近80億包。
2015年以來,餐飲市場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規模已經破千億,達到1250.3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為1662.4億元,仍然較上一年增長達33%。
方便面品牌的掙扎與自救1.國內品牌:高端市場成主要戰場
一直以來走實惠路線的統一以及康師傅等方便面品牌,在經歷過方便面市場急速萎縮的三年后也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出路。
統一企業董事長羅智先甚至公開表示要逐步退出方便面市場,未來要改走高端“面”市場。
在不被看好的方便面市場中,統一自求改變,截至2016年9月,旗下高端品牌“湯達人”系列貢獻了統一方便面銷售額增長的77.3%。
“湯達人”已成為統一的明星產品,去年“湯達人”相繼推出了“韓式辣牛肉湯”我會忘記現在深愛的你的模樣和“原盅雞湯”等新口味,形成了在國內高端方便面市場的優勢。
除了“湯達人”外,統一企業對旗下最經典的老壇酸菜面也進行了產品包裝升級。在營銷模式的創新方面,除了與汪涵的繼續合作,統一去年嘗試了多種復合式的傳播模式,以VR、絡直播等方式開拓營銷通路。
康師傅則緊盯消費升級的方便面市場,以熬制高湯系列與創新產品布局高端市場,并因此取得了較好效果。根據其本周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凈利實現雙增長。其中方便面業務實現營收169.79億元,同比增長2.55%。
無論是統一還是康師傅,這些昔日的方便食品巨頭如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將方便面從消費者既定的“廉價”印象中摘出來,使方便面市場搭上消費升級的快車。
2、泊來品牌:中國的方便面市場還有機會
方便面原本就是舶來食品,其發源地是日本。雖然中國方便面市場總量看似龐大,實際上,中國的方便面人均消費量遠達不到韓日等國水平,甚至不到韓國人均消費量一半。
就在11月14日,主要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文件,準備在港交所上市。而日清食品此次IPO募資的使用方向則是主要在中國內地。
安藤百福早在1948年就創立了日清日本集團,然后在1958年發明了全球首款方便面——“雞湯拉面”。在1984年,日清日本集團成立了日清食品,并以日清食品為據點開展中國香港市場業務,隨后業務逐漸向中國內地輻射。目前,日清食品旗下有“日清”、“出前一丁”、“公仔面”、“合味道”、“福”等子品牌。
今年5月,日清食品社長安藤宏基在浙江平湖工廠的投產儀式上表示,“中國是潛力市場,將以高端方便面為中心擴大業務。”
其還透露了致力于生產及銷售價格在5元以上的杯面和炒面的想法。
對于日清的舉措,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日清作為方便面的老大和鼻祖,有他的品牌優勢、研發優勢以及品質和配方的優勢,可以看到他們很看好中國內地方便面市場。如果日清食品(在港交所)上市,會加大對中國內地的投入,對于中國內地方便面行業是好事,對于其他方便面企業在研發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倒逼作用。
快速緩解腰疼的小妙招臉上長色斑是什么原因分析魯南欣康飯前還是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