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戊型肝炎防治手冊發布
2016年7月28日是第6個“世界肝炎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的主題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動”,旨在提高公眾對肝炎風險的認知。在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舉辦的“2016年世界肝炎日高峰學術論壇”期間,我國首部《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教育手冊》正式發布。
我國首部戊型肝炎防治手冊發布
病毒性肝炎是一組被稱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傳染病,其中戊肝的認知率最低,據山東省疾控對部分人群的調研結果顯示,僅有7.95%的大學新生知道戊肝具有傳染性,對戊肝防治知識更是了解甚少。北京大學醫學部莊輝院士指出,“目前部分基層醫生和大部分民眾對戊肝危害認知度較低,以及戊肝檢測水平及檢測試劑尚未普遍使用,導致戊肝被忽視。”
為此,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組織莊輝院士、王玲教授、夏寧邵教授、王佑春研究員、陳新月教授、徐愛強教授、崔富強研究員等國內知名專家們編寫了我國首部《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教育手冊》。手冊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有利于基層醫務人員了解戊肝防治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參與對戊肝患者的教育,并提供及時、規范、有效的服務。
手冊內容詳細介紹了戊肝的流行病學、治療、預防等方面知識。戊肝主要經消化道、血液、母嬰和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其中消化道傳播是戊肝病毒傳播的最常見途徑。急性戊肝常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復,以一般治療及對癥支持治療為主,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療。但急性戊肝一旦進展至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較高。戊肝疫苗的接種對象為16歲及以上易感人群,并推薦用于戊肝病毒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如慢乙肝患者、育齡期婦女、老年人、學生或部隊官兵、餐飲業人員、畜牧養殖者、疫區旅行者等。戊肝疫苗標準免疫為0、1、6 月程序,即接種第1 針戊肝疫苗后,間隔1 及6個月注射第2 及第3 針疫苗。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為了獲得最佳保護效果,建議按規定程序完成3針戊肝疫苗免疫接種。 以上就是關于“我國首部戊型肝炎防治手冊發布”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我國首部戊型肝炎防治手冊發布”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