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立交橋下開演唱會 聲音高時幾乎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
2017年3月2日訊,為了避開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劉女士(化名)搬出了租住了不到1周的房子,兩次搬遷后到了牛王廟,才終究嘆了1口氣:總算清新了。而依然居住在雙橋子立交附近的住戶,則不敢開窗戶。
2月28日晚間,很多人在觀看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 。
■居民:音響開著,聲音太大了,在家不敢開窗戶,不然,說話都聽不清。
■現(xiàn)場:“演唱會”聲音高時幾近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
■參與者認為,自己的聲音其實不大。
為了避開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劉女士(化名)搬出了租住了不到1周的房子,兩次搬遷后到了牛王廟,才終究嘆了1口氣:總算清新了。而依然居住在雙橋子立交附近的住戶,則不敢開窗戶。80多歲的王婆婆表示,“不敢開窗,不然屋里說話都聽不清。”劉大爺則表示,每晚10點以后才能夠安心腸睡覺。
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每天都會上演,下午2點至5點兩支隊伍依照單雙日輪換,晚上7點至10點則是另外兩支隊伍依照單雙日輪換。歌舞期間,圍觀的“粉絲”花錢可以獻花、獻絲巾等道具。
同時,“演唱會”的聲音,也給附近兩個小區(qū)的居民帶來了1些困擾。
1位活動的組織者稱,他們在橋下唱歌有3年了,另外一位組織者宣稱橋下的歌舞表演有數(shù)10年了。參加歌舞表演的多是退休人員,主要是為了文娛,每天的收入其實不多,“為了支付樂隊、服裝等費用。”
附近居民 為避噪音租戶搬家 住戶在家不敢開窗2月初,劉女士和男朋友在雙橋路南1街12棟租了房。“簽完合同的那天晚上,我們就覺得外面的歌舞聲很吵。”出去查找后,他們找到了歌舞聲的來源:雙橋子立交下,距離他們的房子約200米。
“房東喊我們自己克服。”劉女士表示,由于聲音實在太大,他們1度想到要裝隔音效果更好的玻璃,“關(guān)了窗,在屋里都能感覺到,頭被吵得要炸裂。”住了不到1周后,他們準備換房子。“損失了1個月房租和中介費,共2000塊。”
劉女士和男朋友找到了距離雙橋子立交稍遠的鋼管廠生活區(qū),“發(fā)現(xiàn)聲音還是很大。”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搬到更遠的牛王廟附近。“總算是清新了。”
王婆婆3年前搬來鋼管廠生活區(qū),“那時候就有了。”她告知記者,“演唱會”每天有下午和晚上兩場。“音響開著,聲音太大了,在家不敢開窗戶,不然,說話都聽不清。”和王婆婆同住1個院子的劉大爺表示,“每天晚上10點以后,自己才能躺下休息。”
雙橋子立交下還開著數(shù)家茶社,1家茶社的老板坦言,立交橋下唱歌的出現(xiàn)其實不止3年,由于聲音太吵,對茶社的生意也有影響。
? ? ? ?記者探訪 現(xiàn)場聲音巨大 還能花錢“刷”禮物2月25日晚上9時,成都商報記者從雙橋路地鐵站出來,走到距離雙橋子立交約200米處,就可以聽到音響聲,聲音隨著走近而增大。
雙橋子立交橋下,有兩堆較少的人員圍著卡拉OK點唱機,唱歌、舞蹈,“2塊錢1首。”距之50米外的開闊地上,明顯場面更大:音響裝備聲也更大——聲音高時幾近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人員也更多,乃至排到了橋下路面上。空地的中央擺放著1塊紅毯,不時有活動成員上去演唱1些老歌,場地周圍擺放著塑料坐凳,“演唱會”的觀眾們或坐或站著觀看,觀眾多為中老年人員。
記者注意到,活動成員唱歌時,有觀眾會上臺向唱歌人員獻上花束和絲巾,接著走到舞臺正前方的人前,向桶里遞上錢。“獻花1次20塊錢,獻絲巾1次10塊錢。”1位觀眾介紹。記者注意到,不到半小時最少有5人上臺送禮物。直到當晚9點半記者離開時,“演唱會”仍沒有要停。
3月1日下午,記者在雙橋子立交下目擊了一樣的情形,不過“演唱會”的主角換成了另外一支隊伍,這場的獻花、絲巾的價格便宜1半。
組織者 成員都是退休人員 收費為補貼活動張先生是晚上“演唱會”的1個團隊的組織者,“我們的隊伍是雙號晚上,其余時間晚上是另外一支隊伍。”他宣稱,雙橋子立交下“演唱會”已超過10年。他表示,自己隊里的成員都是退休人員,“大家都是相互介紹認識的。”
“費用是觀眾自愿,用來補貼每次演出的樂隊、服裝等。”張先生稱,“獻花、絲巾的收入1般就200元,最多也就400多元。”
3月1日是黃先生的團隊在雙橋子立交下“唱歌”的3周年記念,他的隊伍每周1、3、5的下午在橋下唱歌,其余日子的下午則是另外一支隊伍。黃先生介紹,自己隊伍的成員一樣多為退休人員,“1開始是從人民公園那里認識,大家愛好唱歌漸漸熟習起來,來到這里。”
“我們和街道辦有過約定,下午是2點至5點,晚上是7點到10點。”張先生稱。這個說法,也得到黃先生的認可。
雖然長時間以來遭到附近居民的投訴,不過活動成員認為,自己的聲音其實不大。
? ? ? ? 城管 清算不容易 會限制時間、音量“2015年,街道合并以后我們就開始收到關(guān)于雙橋子立交下噪音擾民的投訴。”雙橋子街道辦城管科肖科長向記者表示,橋下唱歌的隊伍在4支左右。“占道肯定是背規(guī)的,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他們的音量也肯定是超標了。”
不過,他表示,想要清算很不容易。“1方面說是退休人員的文娛活動,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有1些中老年的觀眾。”屢次被投訴后,去年夏天時,他們曾召集各隊伍的組織者宣揚政策。“當時確切有1個口頭約定,是關(guān)于唱歌時間和音量。”
再次接到大眾的投訴,他表示,城管科準備再次召集各支隊伍的相干人員,“進1步限制他們的活動天數(shù)、每次的時間和音量。”
成都商報記者 彭亮 攝影報導(dǎo)
原標題:立交橋下“演唱會” 老人興趣高 為避噪音兩遷住處 租戶很困擾
來源:4川新聞網(wǎng)2017年3月2日訊,為了避開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劉女士(化名)搬出了租住了不到1周的房子,兩次搬遷后到了牛王廟,才終究嘆了1口氣:總算清新了。而依然居住在雙橋子立交附近的住戶,則不敢開窗戶。
2月28日晚間,很多人在觀看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 。
■居民:音響開著,聲音太大了,在家不敢開窗戶,不然,說話都聽不清。
■現(xiàn)場:“演唱會”聲音高時幾近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
■參與者認為,自己的聲音其實不大。
為了避開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劉女士(化名)搬出了租住了不到1周的房子,兩次搬遷后到了牛王廟,才終究嘆了1口氣:總算清新了。而依然居住在雙橋子立交附近的住戶,則不敢開窗戶。80多歲的王婆婆表示,“不敢開窗,不然屋里說話都聽不清。”劉大爺則表示,每晚10點以后才能夠安心腸睡覺。
雙橋子立交下的“演唱會”每天都會上演,下午2點至5點兩支隊伍依照單雙日輪換,晚上7點至10點則是另外兩支隊伍依照單雙日輪換。歌舞期間,圍觀的“粉絲”花錢可以獻花、獻絲巾等道具。
同時,“演唱會”的聲音,也給附近兩個小區(qū)的居民帶來了1些困擾。
1位活動的組織者稱,他們在橋下唱歌有3年了,另外一位組織者宣稱橋下的歌舞表演有數(shù)10年了。參加歌舞表演的多是退休人員,主要是為了文娛,每天的收入其實不多,“為了支付樂隊、服裝等費用。”
附近居民 為避噪音租戶搬家 住戶在家不敢開窗2月初,劉女士和男朋友在雙橋路南1街12棟租了房。“簽完合同的那天晚上,我們就覺得外面的歌舞聲很吵。”出去查找后,他們找到了歌舞聲的來源:雙橋子立交下,距離他們的房子約200米。
“房東喊我們自己克服。”劉女士表示,由于聲音實在太大,他們1度想到要裝隔音效果更好的玻璃,“關(guān)了窗,在屋里都能感覺到,頭被吵得要炸裂。”住了不到1周后,他們準備換房子。“損失了1個月房租和中介費,共2000塊。”
劉女士和男朋友找到了距離雙橋子立交稍遠的鋼管廠生活區(qū),“發(fā)現(xiàn)聲音還是很大。”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搬到更遠的牛王廟附近。“總算是清新了。”
王婆婆3年前搬來鋼管廠生活區(qū),“那時候就有了。”她告知記者,“演唱會”每天有下午和晚上兩場。“音響開著,聲音太大了,在家不敢開窗戶,不然,說話都聽不清。”和王婆婆同住1個院子的劉大爺表示,“每天晚上10點以后,自己才能躺下休息。”
雙橋子立交下還開著數(shù)家茶社,1家茶社的老板坦言,立交橋下唱歌的出現(xiàn)其實不止3年,由于聲音太吵,對茶社的生意也有影響。
? ? ? ?記者探訪 現(xiàn)場聲音巨大 還能花錢“刷”禮物2月25日晚上9時,成都商報記者從雙橋路地鐵站出來,走到距離雙橋子立交約200米處,就可以聽到音響聲,聲音隨著走近而增大。
雙橋子立交橋下,有兩堆較少的人員圍著卡拉OK點唱機,唱歌、舞蹈,“2塊錢1首。”距之50米外的開闊地上,明顯場面更大:音響裝備聲也更大——聲音高時幾近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人員也更多,乃至排到了橋下路面上。空地的中央擺放著1塊紅毯,不時有活動成員上去演唱1些老歌,場地周圍擺放著塑料坐凳,“演唱會”的觀眾們或坐或站著觀看,觀眾多為中老年人員。
記者注意到,活動成員唱歌時,有觀眾會上臺向唱歌人員獻上花束和絲巾,接著走到舞臺正前方的人前,向桶里遞上錢。“獻花1次20塊錢,獻絲巾1次10塊錢。”1位觀眾介紹。記者注意到,不到半小時最少有5人上臺送禮物。直到當晚9點半記者離開時,“演唱會”仍沒有要停。
3月1日下午,記者在雙橋子立交下目擊了一樣的情形,不過“演唱會”的主角換成了另外一支隊伍,這場的獻花、絲巾的價格便宜1半。
組織者 成員都是退休人員 收費為補貼活動張先生是晚上“演唱會”的1個團隊的組織者,“我們的隊伍是雙號晚上,其余時間晚上是另外一支隊伍。”他宣稱,雙橋子立交下“演唱會”已超過10年。他表示,自己隊里的成員都是退休人員,“大家都是相互介紹認識的。”
“費用是觀眾自愿,用來補貼每次演出的樂隊、服裝等。”張先生稱,“獻花、絲巾的收入1般就200元,最多也就400多元。”
3月1日是黃先生的團隊在雙橋子立交下“唱歌”的3周年記念,他的隊伍每周1、3、5的下午在橋下唱歌,其余日子的下午則是另外一支隊伍。黃先生介紹,自己隊伍的成員一樣多為退休人員,“1開始是從人民公園那里認識,大家愛好唱歌漸漸熟習起來,來到這里。”
“我們和街道辦有過約定,下午是2點至5點,晚上是7點到10點。”張先生稱。這個說法,也得到黃先生的認可。
雖然長時間以來遭到附近居民的投訴,不過活動成員認為,自己的聲音其實不大。
? ? ? ? 城管 清算不容易 會限制時間、音量“2015年,街道合并以后我們就開始收到關(guān)于雙橋子立交下噪音擾民的投訴。”雙橋子街道辦城管科肖科長向記者表示,橋下唱歌的隊伍在4支左右。“占道肯定是背規(guī)的,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他們的音量也肯定是超標了。”
不過,他表示,想要清算很不容易。“1方面說是退休人員的文娛活動,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有1些中老年的觀眾。”屢次被投訴后,去年夏天時,他們曾召集各隊伍的組織者宣揚政策。“當時確切有1個口頭約定,是關(guān)于唱歌時間和音量。”
再次接到大眾的投訴,他表示,城管科準備再次召集各支隊伍的相干人員,“進1步限制他們的活動天數(shù)、每次的時間和音量。”
成都商報記者 彭亮 攝影報導(dǎo)
原標題:立交橋下“演唱會” 老人興趣高 為避噪音兩遷住處 租戶很困擾
來源:4川新聞網(wǎng)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退休老人立交橋下開演唱會 聲音高時幾乎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wǎng)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退休老人立交橋下開演唱會 聲音高時幾乎聽不清立交橋上的車流聲”內(nèi)容,謝謝!- 非口試必須品,但是可以帶進考場的東西有哪些?
- 牛排不是越貴越好,在包裝上看到這三個同音,無論多貴,都是合成的
- 講好中國故事,一定要重視偶像的力量,冬奧雙料冠軍蘇翊鳴值得更多熱搜
- 【民族體育運動云綻放】傳承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 豐富校園文化
- 車載激光雷達“秋風而起”市場規(guī)模或?qū)⒊^430億
- 發(fā)端詩意流、半途主義的著名作家唐國明,鵝毛詩10首
- 淚目!水慶霞談為女足放棄生育:如果最初要的話,我小孩二十幾歲了
- 路通視信:控股股東所持一些公司5.11%股份被司法凍結(jié)
- 長春高一復(fù)習語文怎么學,麥田學校分享
- 投資者提問:請問貴司網(wǎng)絡(luò)安全擺渡系統(tǒng)有哪些案例?
- 本月有趣 +1!中底「帶閃電」的三葉草三方聯(lián)名曝光!
- 3歲孩子從2樓墜毀,奶奶趕忙上前,媽媽大喊不準扶,醫(yī)生: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