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研擬大醫院少看輕癥病患 遭批:要病人自己判斷?
中新網11月13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小病到大醫院看,不只變貴還可能被拒?為落實分級醫療,臺當局“衛福部”不僅研擬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要漲價,更進一步規劃限制大醫院少看輕癥病患,數量要打8折,超過部分健保不給付。醫院代表氣急敗壞批評,難道要醫院門口張貼禁止輕癥病人進來?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昨天是臺灣的醫師節,臺灣醫學會舉辦學術研討會,邀請“衛福部長”林奏延談論“沒有包袱的醫療改革”。
林奏延表示,許多醫學中心門診、急診人滿為患,顯示臺灣分級醫療有待加強。
“衛福部”提出明年起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看病,門診部分負擔由現行360元(新臺幣,下同)漲至420元。急診檢傷3到5級的輕癥病患,則由450元調為550元,但是考慮夜間就醫不便,若是夜間12時到隔日清晨6時急診,部分負擔仍維持450元,整體下來,推估每年民眾會多付10億元。
然而不只到大醫院看病漲價,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若收治太多輕癥病人,也可能變相被懲罰。林奏延指出,未來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輕癥照顧服務量,不得超過今年的8成,一旦超過健保就不給付,且會加強取締部分醫院用交通車沿街載客、攬客的行為,但同時也鼓勵大醫院多看重癥病患,將編列60億元新臺幣調高醫院重癥支付的標準。
對于輕癥的定義,“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說,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一般皮膚病或外傷等都屬于輕癥,但詳細的疾病診斷碼還要再討論。
根據臺醫改會統計,島內醫學中心平均初期照護比率14~15%,區域醫院為19%,包含萬芳、慈濟、林口長庚、三總等醫院的輕癥門診量都高于平均,其中萬芳醫院雖為醫學中心,但每5個病人,就有1個是輕癥患者,比率最高。
針對“衛福部”研擬的新措施,臺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表示,醫學中心輕癥患者太多,確實需要改變,不過用處罰醫院收治輕癥患者,無助改變任何事,未來門診量若超過,“醫院要自己吸收賠錢?還是在門口貼張紙禁止輕癥病人進來?”
楊漢湶說,政策如何落實,要有完善規劃與配套,不是放個話就好,輕癥、重癥如何定義?病人自己判斷?還是誰來決定?再者肺炎重癥初期癥狀,也可能和感冒類似,未來糾紛恐將不斷。
臺灣區域醫院協會常務理事、高雄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說,分級醫療方向雖對,但執行面如何落實是個問題,即使只是感冒,病人也覺得自己很嚴重,要到大醫院看才會好,民眾若不根本改變就醫習慣,很難落實醫療分級。 以上就是關于“臺研擬大醫院少看輕癥病患 遭批:要病人自己判斷?”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臺研擬大醫院少看輕癥病患 遭批:要病人自己判斷?”內容,謝謝!
- FASHION 有料 | 6.23 時髦快訊
- 蘋果,如何把握「保密」和「創新」
- 楊冪最新時尚大片釋出,脫掉吊帶長裙大秀身材,復古妝發慵懶感十足
- 華為NOVA 10前傳曝光,6月份發布,將推出5G套裝版
- 智能手機業務萎靡,小米一季報承壓,網民呼喚“汽車翻身”
- 盲盒App“元氣部落”被罰!擅改規則致樂透概率與宣傳不一
- 上海新增楊浦、虹口兩處中風險地區 三地調整為較低風險地區
- 吃相想像中難看,項羽的公司剛開就破產
- 6月美國新車銷量下滑24%,為1996年以來最差水平
- 最高5000萬元!四川省制造業企業“制惠貸”等你提出申請
- 40個高實用性面試問題,來自這個星球最敏銳的一群科技高管
- 宜興取名字的由來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