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中央投入364億完善兒科醫院建設
國家衛生計生委2月24日上午,就兒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和使用事宜舉行發布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央投入總計364億元用于加強地市級以上兒童醫院和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兒科醫療保健體系。
衛計委:中央投入364億完善兒科醫院建設(供圖/華蓋)
新中國成立以來,頒布實施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母嬰保健法》、《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新生兒疾病管理管理辦法》、《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及《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實施方案》,構建了三級兒科醫療保健體系,有效保障了兒童的健康權益。全面實施兒童計劃免疫工作,開展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篩查,實施兒童白血病、先心病醫療救治,兒童健康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我國新生兒死亡率5.9‰,嬰兒死亡率8.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1.7‰,兒童健康指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焦雅輝介紹,隨著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兒科醫療需求也出現快速增長,診療人次以每年400-500萬人次遞增。為滿足兒科醫療保健需求,“十二五”期間,中央投入134億元加強地市級以上兒童醫院建設,安排123億元建設402所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用房,投入107億元加強100所地市級和1000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兒科醫療保健體系。同時,兒科醫療服務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兒童先心病、白血病、消化道畸形等重大疾病均能得到有效救治,及時有效地組織了“三鹿奶粉事件”患兒的篩查救治和手足口病防治等突發事件的醫療救助機構。
據初步統計,我國0-14歲兒童總人數約2.3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18%。我國共有兒童醫院99所,設置兒科的醫療機構共有35,950個。醫療機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約為11.8萬人,每千名0-14歲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53人,低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兒科執業(助理)醫師存在較大缺口。我國兒科門急診量年診療人次4.71億,占全國門急診總量的9.84%;出院近2162萬人次,占醫療機構總出院人次數的10.3%。醫療機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日均承擔的門診人次數約為17人次,是醫療機構其他執業(助理)醫師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擔的出院人次數近200人次,是其他執業(助理)醫師的2.6倍。
焦雅輝說,兒科具有職業風險高、薪酬待遇低、醫患矛盾多、工作時間長、負荷重等特點,長期以來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和薪酬待遇與其職業特點不相符,兒科醫務人員流失較多。近期出現的兒科患者集中就診,主要是與寒潮、流感等綜合因素有關,是季節性疾病高發期和學生假期疊加引起的區域性、階段性、結構性優質醫療資源短缺。
為了解決兒科醫療資源短缺問題,目前,衛生計生委正會同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研究有關政策措施,共同做好兒童醫療衛生工作。主要考慮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一是完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二是加強兒科醫務人員培養。三是開展兒童健康管理,促進兒童預防保健。四是完善價格、薪酬等激勵機制。 以上就是關于“衛計委:中央投入364億完善兒科醫院建設”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衛計委:中央投入364億完善兒科醫院建設”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