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零售跨境電商告別免稅購薦股牛
商業零售:跨境電商告別免稅購 薦4股 -28 類別: 機構: 研究員:
[摘要]
事件:
三部委近期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要點如下:
其中個人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全年為人民幣20000元;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暫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即不管有沒有超過限值,均按照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后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跨境商品購買人(訂購人)身份信息應與付款人一致;新稅制4月8日起執行。
觀點:
1.稅收新政背后根源在于稅收我們從源頭分析,傳統海淘也就是B2C進口模式,此前征收稅率較低的行郵稅,我國原行郵稅包括10%、20%、 0%和50%四個擋,且進口稅稅額低于50元免征。但由于海關監管難度大、抽檢率低,行郵稅一直面臨著逃逸的情況。官方曾強調:12個城市試驗區著力在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方式相關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這表示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扶持鼓勵態度,也意味著B2B是跨境進口的主流模式。我們認為,力推B2B背后的根源在于稅收,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政府開始提倡導入跨境電商,通過B2B平臺來實現“陽光化”,同時緩解逃稅問題。此次跨境電商監管新政的出爐意味著靴子落地,從國家角度看,跨境進口稅收新政有助于減少稅收流失,保證不同貿易的稅收公平,從而有利于未來全國性推廣,并且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跨境電商企業仍具化解之力此次稅收新政調整:跨境電商進口行郵稅改征增值稅+消費稅。雖對個人海淘開一面,仍可以行郵稅計征,但上調行郵稅稅率,將目前的四檔稅目(10%、20%、 0%、50%)調整為三檔(15%、 0%、60%),且不能享受50元免征額。從企業角度看,雖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跨境消費的成本,但不排除跨境電商平臺采取補貼方式化解消費成本提升帶來的消費抑制。另外,新稅政對不同品類、價格商品的影響不同,其中主要削弱食品、母嬰等中低端商品的稅收優惠,而對單價在100至2000元的化妝品、高檔、輕奢數碼服飾等品類是利好,因此跨境企業可通過調整跨境商品布局來消化新稅影響。以化妝品為例:新政之前,如果購買1000元化妝品,按照50%的行郵稅率,需要繳納稅款500元;而新政之后,購買1000元化妝品,按照增值稅17%+消費稅 0%的7折稅率(綜合稅負41.6%),需要繳納稅款 29元,稅額就低于行郵稅的方式。
除此之外,跨境B2B正規進口渠道的三單信息完備、商品信息透明、通關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佳均是傳統海淘渠道所無法比擬的。消費升級趨勢之下,消費者逐漸將從價格優勢為主轉向看重質量體驗轉變。綜上所述,優質海外供應鏈資源+物流服務能力是跨境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和出身貧寒的巴洛特利不同 .未來跨境電商政策態度如何?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電商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全球市場跨境購需求空間巨大,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其中出口電商依然占據80%以上比例。我們認為,“價差”是出口跨境電商的根本動力,而價差的根本來自于去跨境供應鏈的中間環節,降低跨境交易成本。而進口電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居民對海外消費需求爆發的必然產物。對于我國而言,除獲益于跨境電商促進出口之外,還面臨著B2C進口所帶來的質量安全、稅費損失風險。我們認為,政府對大批量、碎片化監管清關難度較大,未來政策仍將會以“促進出口電商+陽光化海購”為方向,包括支持試點城市搭建政府綜合平臺,扶持B2B2C進口模式來實現海淘“陽光化”、引導消費者通過進口電商渠道購買海外商品等方面。
結論:
跨境電商行業高增速趨勢不變,市場規模和滲透率將不斷擴大,海購陽光化是進口電商的政策方向。由于跨境出口格局初步成型,行業的機會在于跨境進口領域。而企業核心競爭力需看資金充沛(跑馬圈地進行時)、海外供應鏈優勢(海量SKU)和倉儲物流資源(物流體驗和售后服務)三點。目前阿里、京東等電商龍頭具備跨境進口業務先發優勢和強大的導流能力,相比而言垂直細分領域仍然存在誕生優秀企業的能力。建議關注在國內市場零售渠道布局完善以及在海外供應鏈建設方面具有先發優勢的蘇寧云商(002024)、步步高(002251)、重慶百貨(600729)和小商品城(600415)。
關節僵硬怎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