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依百順會害了孩子嗎
隨著“獨一代”“獨二代”日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愈來愈多的孩子,成為家中的 “小太陽”。愛子心切的家長,真是巴不得把整個世界都給這個“唯一”,希望他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孩子剛說要甚么東西,家長就買來一大堆,各種型號、各種顏色;孩子1有甚么不舒服,兩個甚至六個成人就一起集合過來,巴不得替孩子生病……這類沒有“缺憾”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意味著甚么呢?如果弊端多多,何種教養方式更可取呢?
特殊照顧,不利于正常的社會化,應擺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孩子雖然弱小,但從全部家庭的結構來看,卻仍然是個普通的家庭成員,如果一直生活在特殊關照之下,久而久之,很容易讓他們獲得這樣一種意識:“在這個家里,我就是一個中心,大家都應當圍著我轉,我的意志就是他們行動的指南,想要甚么,他們就應當給我什么,如果不能滿足我,我就可以跟他們鬧。”任性的性情或許就此萌芽。
所以,正常的做法應該是擺正孩子的位置,把他當做一個普通的家庭成員,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提供甚么物質水平的教養條件;有合適他年齡的家庭義務,就放手讓他承當;不合理的要求,安然謝絕,即便要求是公道的,也不過分滿足,讓孩子有機會經歷正常家庭成員的困頓與欣喜。這樣,孩子走出家門后,所面對的社會生活環境和家庭生活環境才不至于有太大的落差。
挫折缺位,不利于縮短社會適應期,應讓孩子經歷必要的窘境
當孩子要甚么就給他甚么,想甚么就能得到什么的時候,家長其實在無形中就給他這樣一種教育:生活中是沒有挫折的;不需要付出努力也能有所收獲。顯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已經人為地為孩子去除了生活中的挫折,難以讓孩子見識生活的本來面貌,也剝奪了孩子對抗挫折的機會。
另外,如果孩子不需努力,僅僅憑自己的弱小,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想要的東西,對于他們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不好的影響。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憑借弱小尋求庇護,失去自我發展的氣力,不利于他們直面生活的挑戰,積極適應。
總之,對孩子百依百順,就無異于在愛的名義下,做著不利于孩子發展的事情,應該盡快停止。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那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件大事。”如何讓我們的愛具有教育性,則是每一個家長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廣東3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郵箱:cs@3uol.com 3優親子網,懷孕育兒網,倡導優生優育優教,給媽媽一個幸福之家。
碧凱保婦康栓預防宮頸癌嗎
保婦康栓 海南
宮頸糜爛要切除子宮嗎
赤白帶下用碧凱保婦康栓怎么樣
保婦康栓 海南
- 母子聯盟—爆洪欣兒子裁合照,搜集張丹峰不忠誠證據
- 《爸哪》萌娃身高猛長,何潤東兒子12歲近1米7,王詩齡高又壯
- 第九屆烏鎮戲劇節定檔11月初舉行,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報名啟動
- CWNS0.7-85/60-QY改型1噸
- 她被稱作“最美死刑犯”,槍斃時僅20歲,臨死提出一請求令人同情
- 烏克蘭女孩安娜:嫁給大12歲河南小伙,婚后來時農村稱:生活很幸福
- 為什么現在親戚朋友都不愿在你緊迫時借給你錢?原因就是這3點!
- 福建寧德增添本土“0+6” 連續4天未發現社區陽性樣本
- 生態環境部公開第二批突出生態環境疑慮
- 熬豬油時,多加5樣,掌握3個技巧,又白又香不想腥味,吃1年也不壞
- 外科普小常識——不容忽視的鼻部癤腫
- 職業社會化,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