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歷史真相 揭秘史上最特殊侍女死因內幕
康熙皇帝是當政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也是為數不多、頗有作為的皇帝之一。康熙帝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中,有兩個女人對他至關重要,一個是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另一個就是他的啟蒙老師,孝莊太后的侍女蘇麻喇姑。蘇麻喇姑本名蘇茉兒,那么蘇麻喇姑的歷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她憑一介侍女的身份卻被說是康熙最重要的人?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和揭秘史上最特殊尊貴侍女離奇死因內幕。
清史研究表明,歷史上的蘇茉兒的確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在真實的歷史上,蘇茉兒或者“蘇麻喇姑”這個人可以說是整個康熙王朝、康熙皇帝身邊的第一的——最重要的——女人!……蘇茉兒除了一生不用藥這個方面之外,還有一個怪僻,就是這個人一生不洗澡。蘇茉兒這個人不是一年洗一次澡,是一年拿水擦一次身上。 這個洗澡跟擦是不一樣的。洗澡你要搓。蘇茉兒她就是拿清水簡單擦洗一遍,擦水完了以后還要燒香拜佛,還要給老太爺匯報:對不起了,我今天進了一點水。
蘇麻喇姑是清初歷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作為孝莊太后的陪侍,曾親身參與了許多歷史事件。她雖身為侍女,卻與清朝皇室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被皇室成員視為至親,當她以九十高齡去世時,整個皇室為之哀痛。下面就介紹一下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非凡人物。蘇麻喇姑是后人對她的稱呼,她最初的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是她的蒙語名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
順治晚期及康熙年間,人們稱呼她的滿語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在她病逝后,人們尊稱她為“蘇麻喇姑”。她在世的時候,不同的人對她有不同的稱呼。孝莊太后稱她為“格格”,即小姐,是對女子的尊稱;康熙帝玄燁稱她為“額涅”,即額娘、母親;玄燁的皇子、公主們稱她為“媽媽”,滿語中即“奶奶”、“祖母”之意,也可用來通稱年長的婦人。從中可見皇室成員對蘇麻喇姑懷著一種親人般的感情。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于科爾沁部的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前后,年齡比孝莊太后略小。由于蘇麻喇姑天生美麗聰慧,遠近皆知,在10歲左右時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進府當上了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布木布泰不是別人,正式后來大名鼎鼎的孝莊太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布木布泰與皇太極在后金都城盛京(今遼寧沈陽)成婚,蘇麻喇姑作為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隨主人來到了盛京。
到盛京后,蘇麻喇姑很快就學會了滿語和漢語,一手漂亮的滿文與漢語書寫水平贏得了當時全宮上下的交口稱贊。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觀,因此曾參與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她自幼生長在蒙古草原,騎術非凡,常常騎馬外出為孝莊文到宮外辦事,是孝莊身邊最可靠信任的侍女。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蘇麻喇姑終究沒有抵擋住衰老與疾病的襲擊,結束了她那豐富多彩的一生,終年逾九旬。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當然算是難得的高壽。
- 母子聯盟—爆洪欣兒子裁合照,搜集張丹峰不忠誠證據
- 《爸哪》萌娃身高猛長,何潤東兒子12歲近1米7,王詩齡高又壯
- 第九屆烏鎮戲劇節定檔11月初舉行,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報名啟動
- CWNS0.7-85/60-QY改型1噸
- 她被稱作“最美死刑犯”,槍斃時僅20歲,臨死提出一請求令人同情
- 烏克蘭女孩安娜:嫁給大12歲河南小伙,婚后來時農村稱:生活很幸福
- 為什么現在親戚朋友都不愿在你緊迫時借給你錢?原因就是這3點!
- 福建寧德增添本土“0+6” 連續4天未發現社區陽性樣本
- 生態環境部公開第二批突出生態環境疑慮
- 熬豬油時,多加5樣,掌握3個技巧,又白又香不想腥味,吃1年也不壞
- 外科普小常識——不容忽視的鼻部癤腫
- 職業社會化,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