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患者術后熱衷于打營養針 或可增加并發癥
“醫生,能打多點營養針嗎?我剛做完這么大的手術,身體肯定虛,要好好補回來。”“我爸剛做完手術,多打點氨基酸、白蛋白吧。”大手術后一定要多打營養針、多吊白蛋白,有這種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就連不少醫生也認為,病人營養缺乏,因此營養供給越多越好,可以促進疾病快速康復。
術后“打營養針”真能好得快?
現象:我國患者術后熱衷打營養針
剛剛在廣州召開的“全國中西醫結合圍手術期年會”上,專家報告了一組流行病學數據,歐美國家手術患者營養風險與我國大致相當(20%-50%),但是,其腸外腸內營養支持的比例目前大致為1∶10,與我國的比例恰好倒過來。而其患者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比我國低。
而2010年發布的廣州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及營養支持狀況分析結果表明,廣州住院患者中存在較高比例的營養風險(40.0%)或營養不足(17.7%)。近十年來,在醫院接受營養支持的病例數顯著增加,其中,主要以腸外營養支持(靜脈注射營養液)為主,其與腸內營養支持比例為8∶1。
問題:打營養針或增加并發癥
國內外給患者術后補充營養的方式截然不同,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此積極的營養支持真的會讓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復嗎?廣東省中醫院大外科主任陳志強說,這倒未必。
以前,腹部大中型手術后,患者一般都需要禁食一周左右,這時醫生會通過靜脈輸注營養液這種腸外營養方式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但隨后的研究證實,長期禁食或腸外營養支持,會使胃腸道處于無負荷的“休眠狀態”,缺乏食物刺激會使胃腸動力、消化酶及消化道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可造成腸絨毛萎縮,腸黏膜變薄,黏膜更新和修復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并發癥增加。
而且,不加選擇的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不僅不能幫助患者迅速康復,還會增加患者并發癥和治療費用等不良影響。
解決:能進食則首先使用腸內營養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注射營養液”,陳主任認為,患者應首先進行營養風險評估,設定營養支持目標。對于輕度營養不良的患者無需給予營養支持,或只需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或維生素等的食物即可,只有中重度營養不良患者才需要給予營養支持。
而且在選擇營養支持途徑時應該遵循“當腸道有功能,且能安全應用時,首先使用它”的原則。只有當出現胃腸道梗阻、胃腸道吸收功能障礙(如短腸綜合征、高位腸瘺、放射性腸炎、嚴重腹瀉、頑固性嘔吐多于7天)、無法耐受腸內營養(如重癥胰腺炎、化膿性膽管炎、消化道出血)、腸內營養無法提供足量熱量(如大面積燒傷、嚴重營養不良伴胃腸功能障礙)等特殊情況下,才需要注射營養液。
目前很多學者認為,“只要腸道有功能,病人就有救了”。這一點,與中醫的“脾胃為后天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觀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于能夠進食的病人,都應該首先調理脾胃功能,顧護胃氣,促進食欲與胃腸營養的吸收,改善營養狀況,進而促進機體的康復。 以上就是關于“我國患者術后熱衷于打營養針 或可增加并發癥”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我國患者術后熱衷于打營養針 或可增加并發癥”內容,謝謝!
- 美國“雙雄”崛起!波音星際客船事與愿違對接國際空間站,意味著啥?
- 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團體新標準參數即將發布
- steam塞浦路斯賬號注冊教程 手把手新人注冊指南
- 公募行業出乎意料新規來了!薪酬遞延支付不少于3年,基金經理遞延支付金額不低于40%
- 懷胎初期|如何知道自己懷懷胎了?媽媽新體驗~
- 提前預定金靴?歐冠自已秀,本澤馬獨一檔表現,皇馬有機會翻盤!
- 灰冰糖黃冰糖哪種好?區別挺大,不懂別瞎買,小心買到“假冰糖”
- 田玉達能比王子銘的機會多么?羅伊本羅能傳善射!津門虎露出獠牙
- 給羅威納犬做美容的幾個小提醒位置
- 具有智慧的杜賓犬資料介紹位置
- 我家蘇格蘭牧羊犬老喜歡咬人怎么糾正位置
- 羅威納犬有點感冒流鼻涕打噴嚏如何是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