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志銀行理財加速轉型規模平穩哈
董德志:銀行理財加速轉型 規模平穩
2019年3月29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與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了《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目前銀行理財是信用債的第一大持有者。截至2018年12月31日,廣義基金持有企業債、中票和短融的70.1%。本文跟蹤銀行理財的最新變化,了解信用債的主要需求方。
總體規模
2018年,《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出臺,中國金融資管行業開啟縱深化發展起步之年。從公布的數據來看,2018年底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和2017年基本持平,資管新規發布的第一年,銀行理財行業運行平穩。2018年底,非保本理財產品4.8萬只,存續余額22.04萬億(2017年底存續余額22.17萬億)。
由于從2018年開始,只有非保本理財產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管產品,所以銀行理財余額的統計口徑明顯變化。按照2018年以前的口徑來看,總體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保證收益類)2018年末余額為32.1萬億,較2017年底增加2.56萬億。2018年底,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占總體理財比例為68.7%。
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方面,債券是非保本理財產品的第一大投資類別,2018年末占比53.35%。其中,8.29%為利率債(國債、地方政府債、央票、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和政策性金融債),45.06%為信用債(商業性金融債、同業存單、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證券和外國債券)。另外,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2018年末占比17.23%。
和2017年總體理財產品的資產配置比例比對,可以發現,非保本理財投資比例中,債券的占比明顯高于其他,現金和存款的比重明顯低于其他。這種資產配置的區別,和它們的投資目標較匹配。現金和存款風險收益小于債券,更符合保本理財的投資目標。
邀請了臺北開平餐飲學校校長夏惠汶教授 從債券托管量來看,2018年中債登廣義基金增量10745億,明顯少于2017年;2018年上清所非法人機構年增量22985億(其中同業存單增量11913億,中期票據增量7795億),增幅和2017年類似。
開放式產品是主流
從累計募集資金來看,開放式產品募集資金占比較高,且占比持續提升。2018年,開放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 100.19 萬億,占非保本理財產品募集總金額的 84.83%,占比同比上升7.07%。伴隨著“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出臺,我們預計開放式產品占比2019年將進一步提升。
個人投資者是銀行理財的主要購買者,占比繼續上行
按照購買者類型來看,個人投資者仍是銀行理財的主要客戶。而且隨著對同業理財的限制,個人投資者占比在進一步提升。2018年末,個人投資者占比87%(其中一般個人類62
.8%、高資產凈值類13.9%、私人銀行類10.3%),較年初提升10.4%,主要是一般個人類占比提升。
2018年銀行理財收益率為2015年以來最高
2018年,封閉式非保本產品按募集資金額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 4.97%,同比上升約 80 個基點。從絕對水平來看,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點。
年內節奏來看,上半年收益率走高,下半年走低。結合債券市場的走勢,理財的收益率和債券市場的絕對水平較相關,收益率走勢以跟隨債券市場收益率為主。2018年底時,3年AA+債券收益率水平已經低于當時的理財兌付收益率,我們估計2019年上半年銀行理財收益率大概率繼續下行。
總結
1、2017年債券市場收益率快速上行后,2018年理財產品的兌付收益率也相應的走高。2018年債券市場的違約潮暫未對銀行理財收益率產生明顯影響。
2、從非保本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來看,債券,特別是信用債,是第一大類投資資產。
3、資管新規實施后,開放式非保本銀行理財占比繼續提升,預計2019年這一趨勢延續。
西安哪家治白癜風醫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