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藥常斷供 個別幾塊錢藥品在黑市甚至炒到上千元
央廣網鄭州11月1日消息(河南臺記者張穎凡)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很多低價藥,便宜又好用,但近年來卻在醫(yī)院和藥店中難覓蹤影。尤其一些用量小的、罕見的救命低價藥,缺貨嚴重。標價幾塊錢的低價藥,有的在黑市卻被炒到上千元。
王洋是鄭州一家私立醫(yī)院的藥品采購員,平常的工作就是根據醫(yī)院的用藥需求,跟各路藥品經銷商打交道。在他手機上的醫(yī)療界朋友圈中,經常能看到各種關于找藥的求助信息,而且很多都是“不惜代價的跪求”,“跪求放線菌素D,說如果找不到這種藥,病人只能等死,多少錢都買。還有問魚精蛋白的,等著做手術。印象深刻的一次,有位患者來要注射用促皮質素,原價7塊多,一直斷貨。黑市上有貨,但3000多一支。”
在鄭大二附院從事藥品采購工作的黃華喬告訴記者,由于所在醫(yī)院是一家綜合性三甲醫(yī)院,所需藥品品種更為廣泛,面臨低價藥缺乏的情況也更為普遍和嚴重,“越大的醫(yī)院,綜合性醫(yī)院,它對短缺藥品的需求可能越嚴重,用量小、生產廠家少的藥物,斷貨比較嚴重。缺到什么程度?病人在那等著,如果藥供不過來,性命就要丟掉。”
除了緊急的救命藥,一些原來常用的廉價老藥,比如甘草片、復方泛影葡胺等,也越來越難進購到。王洋說,仔細看藥缺貨的時間,就不難發(fā)現的,藥荒其實是隨著“最高零售限價”政策出現的。所謂最高零售限價,就是對藥品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雖然藥價降下來了,但“副作用”更明顯。幾年之后,市面上陸陸續(xù)續(xù)有一些低價藥,因為無利可圖就從市場上消失了,企業(yè)不再生產。王洋指出,“一些藥,幾十年了都是那個價,但是現在這原料和物流成本,肯定顧不住本,藥價低,藥企不愿生產,物流不愿配送。醫(yī)院以藥養(yǎng)醫(yī),藥價低醫(yī)生也沒有用藥的積極性。”
為解決低價藥斷貨問題,2015年6月開始,發(fā)改委正式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讓市場來決定價格,可似乎效果也不明顯。有些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罕見病的藥品,由于全國用量小,加上利潤不高,全國僅有一家或幾家藥廠生產,比如季節(jié)性原料缺貨、標準修訂等都有可能導致藥品短缺。
在鄭大二附院從事藥品采購工作的黃華喬分析,“他一看全國用量,比如一年就幾百萬或者幾十萬,甚至幾萬塊錢的生產量,全國用量就這么大,他不會生產。造成了用量小又獨家,他的供應鏈非常脆弱,一旦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之后,就會導致全國的供應不上。”
針對很多臨床必需、但用量小的短缺“救命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也出臺管理辦法,發(fā)布《2016年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藥品定點生產企業(yè)招標公告》,將9種藥品通過招標選擇生產企業(yè),為政府辦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和公立醫(yī)院供應定點生產品種,推動恢復生產供應。河南省衛(wèi)計委藥政處副處長張紅濤說,今年確定了第一批4個品種作為首批定點生產試點品種,這種由國家招標定點生產、議價采購的方式,目前效果良好,未來會逐漸覆蓋到更多短缺藥品,讓老百姓病有所醫(yī)、治必有藥。 以上就是關于“低價藥常斷供 個別幾塊錢藥品在黑市甚至炒到上千元”的內容,希望大家看的開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分享本網站,讓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低價藥常斷供 個別幾塊錢藥品在黑市甚至炒到上千元”內容,謝謝!